女,《自我的習慣》 人未被滿足的需求會生成一個自我,由這個自我去尋找可以滿足的機會,或尋找替代滿足。 但是需求永遠無法真正被滿足,因為缺失的部分,需要長時間的無條件的愛來滿足,在這個人人缺愛的社會里,你根本找不到一個這樣的人來滿足你。 因為需求不被滿足,所以自我的使命還在,所以自我要為使命而使自己存在,所以一邊努力保護自己,一邊尋找與使命有關的機會。 所以慢慢的自我形成了一個習慣。我覺得習慣有四個層次: 原地不動,順坡而下,軌道滑行,路徑依賴。 這四個層次代表自我的意識程度。自我意識越強,越不可控。前兩個層次代表自我是可控的,后兩個層次代表自我是難以控制的。不管可控與否,它都是連續性的自我,都有被強化的可能。 想要不被強化,甚至弱化掉自我意識,需要切斷自我的連續性,如果能夠用自控的方式切斷自我連續性,就能有效的緩解自我的壓力,用他控的方式切斷自我連續性,就能降低自我的破壞性(于已于人)。 一定要注意,是切斷,不是阻斷。切斷是情境轉換,阻斷是強行阻止。
7個擁抱
11條評論
374次閱讀

網友
上海瑞金醫院心理咨詢醫院
2025-03-26 11:29:21
“原地不動”是“猶豫觀望”,“順坡而下”是“就這樣吧”,“軌道滑行”是“我行我素”,“路徑依賴”是“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