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8歲,如果有人拿比我過得不好的人都還在努力生活的例子來安慰我,我不會覺得有動力,我只會更絕望,我像是能感受到那種情況下的悲傷痛苦心情,我會更想要死,我不想有那種感受,很痛苦,這是什么情況呢
10個擁抱
22條評論
508次閱讀
賞3 元

網友
哪里有心理咨詢上海
2025-03-25 17:08:39

網友心羽軒
1
看見即被療愈,你當下的虛弱感受是不該存在的,不被看到的。。我教育你、建議你、給你講道理,本就預設了我懂你不懂,我知道你不知道、我會你不會,你的獨影垂憐覺得自己天下第一慘的感受是錯的,我見過比你過的更不好的;你躺尸是不該的,你要努力才是應該的。這本身就是勸導者自己的二元對立——將力量的一面留給自己,分裂出來的另外一面扔給你。勸導者和你不在一個當下叫“攤尸”的時間頻率上,他的建議、勸導、道理,是期待你活在另一個叫“努力”的頻率上,對方看不到當下的你,又怎能療愈你呢?又告訴你活在當下,這依舊是勸導者自己的頭腦自戀世界,看不到你的當下——攤尸。期待是控制,控制的背后是恐懼,所以被恐懼擊中,更加絕望
2021-02-09 03:36:04

網友心羽軒
1
“我”是“我”,“你”是“你”,你的狀態和我無關。我不需要告訴你,你是你,我是我,因為那是事實。向你強調事實又是一種預設:我懂你不懂。依舊是二元對立。我有時直接和咨詢師表達需求和做法:不要給我建議,不要勸我,陪伴就好,似乎沒人能真正理解。還總把我這句話理解成控制欲強,唉!真不知道精神分析到底咋學的(好吧,嚴謹的說這也是我的自戀),這是人格發育水平和個人能力問題吧。我的抱怨僅僅在表達需求不被看到的憤怒。卻又被告知:抱怨沒用!心好累。人格發育水平不到自體客體階段不存在交流,只是自戀層面的廝殺(李雪說的),這是為何兩年前我總覺得大家睜著眼睛看著我,卻仿佛在和幻想中的一個我說話的原因,遲遲得不到解答,久而久之,變得躁狂了。
2021-02-09 03: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