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7歲,媽媽怎么做才能幫助寶寶建立起安全型依戀關系呢? 寶寶與媽媽的依戀關系跟媽媽的養育方式有關系。那么,媽媽怎么做才能幫助寶寶建立起安全型依戀關系呢? 1.有規律地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如果父母等養育者(主要是母親)能夠愛撫嬰兒,并且有規律地照料嬰兒,滿足他的基本生理需要,比如,飲食、排便等,就能使嬰兒對周圍的人產生一種基本信任感,感到周圍世界和人都是可靠的,嬰兒從生理需要的滿足中體驗著身體的平和,感到了安全;相反,如果嬰兒的基本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得到的是不貫、無規律的滿足,就會對周圍的人產生一種不信任感,嬰兒從生理要混亂的滿足中體驗著身體的不適,產生最初的不安全感。 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從與這個世界上的人、物的接觸中獲得的。如果媽媽高興了就不斷地給孩子奶吃,不斷地親吻孩子;不高興了就等到孩子哭了才喂奶;忙的時候一天都不看孩子幾眼…這樣的不考慮孩子需要的養育方式會讓孩子覺得這個世界是不靠譜的,是充滿了不確定因素的。 如果當孩子沒有表達要吃奶的愿望時媽媽就主動喂奶,會使得孩子特別容易輕信別人;當孩子表達有吃奶的愿望時,父母耽擱著不喂,孩子會不信任別人,戒備這個世界。所以,按著孩子的要有規律地喂奶,遵從的是孩子內在的秩序,孩子從中找到了一定的規則,并適應其中:2.1歲前,讓寶寶獲得安全感6個月~1歲是形成依戀關系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家長要給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孩子從媽媽的親熱、愛撫、及時的喂養、交流、注視等行為中體驗到媽媽的愛,獲得安全感,形成積極的人格質,比如自信、信任、友好、友善、勇敢等。這些品質,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呈現出來了。 如果依戀關系不穩定,容易導致寶寶缺乏安全感。有的家庭,父母過于忙碌,沒有時間照顧寶寶,就雇保姆或者把寶寶寄養在親屬家,這種情況極易導致寶寶安全感不足,寶寶擔心媽媽離開,幾乎每天都生活在惶恐當中,見到媽媽就黏上了。 3.讓寶寶快樂成長 心理學家羅耶說:“在喚醒嬰兒的感官愉悅的過程中,父母扮演著第一個重要角色。通過他們對嬰兒的日常照料喂奶、換尿布、親撫,嬰兒發現了皮膚的接觸、音樂般的嗓音、甜膩的奶香、媽溫柔的目光給他帶來的快感。”而快樂是切積極情緒的基礎和歸宿。一個在6歲前就獲得了快樂的孩子,一定能夠打下良好人格發展的基礎。 4.不視寶寶的獨立 很多家庭
3個擁抱
11條評論
459次閱讀

網友
心理咨詢會用錄音電話
2025-03-30 00:53:22
很多家庭過于溺愛寶寶,無條件滿足寶寶的一切需求,寶寶有了自己做事的欲望時,父母為了安全,極力阻止,妨礙了寶寶獨立能力的形成,使得最初建立起來的安全依戀感逐漸發展成過度依戀、依賴。那些祖孫三代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由于祖輩對孫輩呵護有加,更容易多溺愛少教育。5.和寶寶親密接觸有的年輕媽媽過于貪玩,覺得寶寶小不懂什么,吃飽穿暖就成了,當襁褓中的寶寶向媽媽發出愛的呼喚的時候,她們并不敏感,也不喜歡抱著寶寶,不經常撫觸、親吻寶寶,甚至對寶寶愛的索求置之不理,導致寶寶情緒不穩定,對這個世界很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