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要讓孩子長見識?
??
很多家長從孩子很小帶著出國游,逛各種博物館,好吃的、好玩的。或者去經歷,超越他小小年齡的事情。
??
拓寬眼界,增長見識。然后呢?
??
有見識的孩子會更有膽量。因為他見過各種不一樣的人生和生活方式,知道標準不是只有一個,一定不是你對就是我錯。很有可能,你是對的,我也是對的。
??
所以,他會有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很可能他的選擇和家長的期待不同。
??
或許你讓他長見識的目的,是為了做個聽話的好孩子,好好讀書,上名校,最后過上幸福的生活。
??
但,長了見識之后,他反而變得不配合家長,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更加“不聽話”。
?
那家長是不是要思考,是想讓他長見識?還是想讓他更聽話?
???
總聽到各種談接納的聲音。
??
我理解的接納是,對不可能改變的事情,去承認。但承認絕不是躺平!
??
舉個例子:面對失業的不接受,可能開始會責怪自己,不努力、無能。然后責怪別人,勢利眼欺負人。責怪社會,世道不好,經濟不景氣。責怪了一圈,最終不得不回到面對現實,當放棄了責備,這個時候,就是接納。
???
只有承認了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才會去想辦法。去理智的分析當下的困境,然后去學習、補充新的技能,或者嘗試去換個賽道。
??
也能夠理解自己不能做科學家,可以做藝術家。做不了名人,可以去做個普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