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種類型才是回避型的真正克星,有沒有發現,有些人能把回避型治得服服帖帖,還輕松拿捏呢?
今天我們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深度剖析底層邏輯。先說一個顛覆三觀的觀點,真正能拿下回避型的人,骨子里都有點變態,你們可以想想,回避型是什么樣的人?
愛你卻不說,靠近又推開,有問題不溝通,有矛盾就消失。跟這樣的人談戀愛,正常人不被逼瘋才怪。
但偏偏有這么一群人,不僅沒被逼瘋,還把回避型治得服服帖帖。 ??
第一個特質:鈍感
他們的第一個特質就是鈍感,讓人懷疑人生。什么叫鈍感呢?回避型他三天不回信息,你的第一反應,不是問他是不是不愛我了,而是他又在充電。我就做自己的事。
我見過一個女生,她男朋友是典型回避型,動不動就消失幾天。我問她,你不擔心嗎?她說擔心什么?他又沒有死,他只需要空間,我們可以約朋友追我的劇。
這種鈍感不是麻木,而是很強的情緒穩定能力。她會明白一個道理,回避型的冷淡是條件反射。不是只對你個人。就像貓咪受驚會炸毛,越想安撫越害怕。但如果你各忙各的,他反而會主動蹭你。
第二個特征:自我價值感
第二個特征是自我價值感強到爆棚。普通人談戀愛像跳雙人舞,總想著配合節奏,但能搞定回避型的人不一樣,他們有自己穩定的節拍,從來不會被對方帶偏。 ??
回避型說我們分手,一般人可能會慌,哎呀,你別走,我會改,我什么都聽你的。
但那些拿捏回避型的會說,你確定嗎?那你好好想一想,我等你3天。
你看到區別了嗎?他們從不把回避型的情緒波動當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對方逃避不代表自己不夠好,對方冷漠不意味著關系就完蛋。他們活得像燈塔一樣穩定發光,不會因陰晴圓缺而暗淡。
第三個特質:反常規的愛
第三個特質就是給愛的方式完全反常規。大部分人表達愛的方式像高壓氧氣艙,恨不得把所有關心都塞給對方。哎,你在干嘛呀?為什么不回我的信息?你到底還愛不愛我?這些問題對于回避型來說就是催命符,但那些拿捏回避型的不一樣,他們給的愛像森林里的空氣感,存在感很強,毫無壓迫感。 ??
他們不會說你為什么不理我,而是會說呢?我看到你的信息就很開心。他們不會總是抱怨你,總說需要空間,理解我們的關系需要呼吸感這種愛的方式,背后有深刻認知,回避型不是不需要愛,而是承受不了太濃烈的愛。
你可以理解,他們像情感哮喘患者,需要溫和空氣而不是高濃度氧氣。
但這里最大秘密是,真正的拿捏回避型的人,從來不是為了克制誰,而是那些和回避型走到最后的人都懂悖論,越想改變對方,關系就會越糟糕,越專注于自我成長,關系就越穩定。
與其去問什么樣的人能搞定回避性,不如先問問自己愿不愿意活成那樣的人。真正的答案藏在古話里,想要的越少,得到的反而越多。當你不再需要通過拿下誰來證明自己價值時,就已擁有很強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