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朝陽
11573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 關 注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 關 注

個人原創
七夕談情:藏在愛恨里的情感真相\n\n
2025-08-29
5085
1
?? 每逢七夕談及感情,腦海中便浮現各式角色,耳畔似響起無數傾訴——那些愛里的糾結、不甘與迷茫總在提醒:若沒了男女之情,人間或許會褪成灰白,少了大半鮮活。
?? 太多人的生命故事里,活躍氣息皆源于心中的愛。這份情愫支撐他們折騰、追尋,可它又不止是陽光雨露,有時也像毒藥、火焰,讓人沉溺又受傷,怎樣形容都道不盡其復雜。
?? 就像四面八方傳來的“愛的魔音”:有人困在“他說和妻子是兄弟,讓我等他”的承諾里,因嫉妒鬧事后要面對分手;有人明知彼此不合適,卻誰也不提分手,想彌補過錯卻不被認可;有人糾結于“他要妻子生了孩子再離婚”的約定,貪戀對方的懂與欣賞,又陷道德拉扯;有人被分手后滿心憤怒,反復追問“他還愛我嗎”;有人為家庭棄業,卻換不來丈夫溫柔,住院無人陪才心寒,遇了在乎自己的人后又因東窗事發陷敲詐,看著丈夫痛苦而愧疚;還有人在女友最難時背叛,事后自責,才發現自己總在穩定關系里出軌,最終推開愛人。
?? 類似故事千千萬,背后邏輯卻有跡可循:你糾結的愛情真的屬于你嗎?它的純度有幾分?
???????? 在無數愛情糾葛中,我發現很多人在重復父母的故事。早年與撫養人的相處模式,早已決定成年后親密關系的走向——父母的婚姻模式印刻在孩子心中,長大后要么復刻,要么走向相反極端。看似是兩人的愛情婚姻,實則藏著太多代際傳遞的痕跡。
?? 每個人都渴望被愛,可成長環境差異,讓一些人缺愛、一些人被愛“過剩”。成年后,他們會在婚戀中不自覺尋找曾經缺失或習慣的愛。就像“好老公勝過好父親,好妻子勝過好母親”,我們對婚戀的期待,常承載著童年缺失的親情補償。如此,純粹的激情與靈魂共鳴在感情中占比有限,愛恨情仇里既有過往的陳舊滋味,也有當下的新鮮感受。
?? 愛情本有多重維度:長度如綿長的河,淌過歲月;廣度如綿軟蛛絲網,可不斷延展;深度能穿透巖層,帶來安穩;高度能高聳入云,引人仰望;更有溫度,熱烈時融化鋼鐵,冰冷時毀滅一切。
??? 每一位來訪者的故事,都藏著專屬“愛的地圖”。順著這份地圖,找到感情的長、寬、高、深,便能讀懂它的溫度,進而學會談情說愛,在七夕或往后的日子里,更清醒地面對自己的情感。
0人已踩
1人已贊
專欄文章更多
為何我們總用傷害表達愛?\n\n
文章通過三個真實心理咨詢案例,探討了在親

你知道嗎?談戀愛,原來是一場“人格修行”\n\n
文章探討了戀愛如何作為人格修行的鏡子,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