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常會有很多朋友和我說:“我不要錢,我只要在網上弄個自媒體,有個幾千、幾萬的粉絲就好了。幾百個粉絲也能接受。所以,在很多人的世界觀里,對于我放棄自己運營三年,累積15萬粉絲,每天30家網媒,每家網媒日閱讀量1萬-6萬,甚至上過江西三套的本地資訊自媒體平臺,很多朋友覺得不解。
大家覺得不解的是:不要說有15萬粉絲,日閱讀量破萬,上過媒體,哪怕就是自己開個博客,開了三年也不會說關閉就關閉啊。
經常會有人罵我:是一個沒有情懷的家伙。
就像頻繁跳槽一樣,如果一份工作,它的收入和我的付出成不對等值。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辭職。因為我有計算過帶著心情低落的狀態工作,我每小時請心理咨詢師的費用,和每個月工資的產出,是不對等的。
曾經,我一辭職護士,就創業投身于自媒體。一運營就是三年。知名度的風聲水起,我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但是我想說,當時的火熱程度,怎么形容呢?我打以下5個比方,大家可能就會明白了:
1、我辭職在家,沒有工作經驗,然而一份又一份的工作兼職、全職是我的粉絲大佬給我推薦的;
2、因為辭職寫了一篇網文護士轉行記,江西三套扛著攝像機要來拍新聞。我的合作的公司直接出了全公司人員讓出場地讓我接受采訪;為了趁熱度,他們老總唯一的要求是讓他也露個臉;
3、我設計的兩個選秀活動,引來了本地10余商家上百上千元的廣告贊助;
4、我寫的每一篇本地人物故事專訪、導演的每一個MV,里面的演員和主人翁在他們的小圈子里在1小時內都會被同事、親友人肉。甚至有的主人翁因為上了我的網媒平臺,得到了領導的重用,調入了行政管理;
5、我可以用10元請到一個文案編輯幫我拍攝新聞,甚至連某日報社的體制內編輯都在給我做兼職。50元我能騁請到一名普通話二甲、N年主持經驗、顏值超高的靚哥美女。大家參與兼職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就是好玩,并且覺得我的平臺不錯。
于是,很多朋友一定會問:你運營本地資訊平臺這么好,為什么卻在如今選擇放棄呢?甚至轉行做一個聽起來熱門,但是很難實現的心理咨詢師這個行業呢?在這里,我也從5個方面給大家說說我當時放棄的原因:
1、2019年我投資3000元拍攝了一部MV,參與的演員有20余名,MV的點擊率破了十萬。當地小火了一把。這3000元其中包括演員每個人的演出費、路費、服裝費、請客費、后臺工作人員辛苦費等。即使上了電臺,然而,回報我的真正引流變現的金額,只有50元的網友廣告點擊費。并且,曾經參與拍攝的演員因為片酬的過低,有的直接對我選擇了屏蔽。
于是這個時候,會有朋友和我說:“但是你打響了你自媒體的第一槍啊。你的知名度出來了。以后會慢慢有錢賺的。”
于是,為了這個情懷和夢想,我等了三年。中間也拍了很多10萬+的微電影、MV,即使創意再好,再熱搜,然而真正給我帶來變現的成本幾乎為0。它的結果是什么呢?就是說,熱度很高,很多粉絲知道這個平臺,也喜歡這里的內容,但是沒有辦法變現。
2、商家投資的金費雖然有幾百、幾千。但是每場活動的策劃、設計、請人下來,我還是金額虧欠的狀態。就是名聲大,變現難的一個尷尬局面。
3、我從來沒有用心運營過的一家淘寶店,沒有寫過文案、沒有去設計過,就莫名其妙的每個月能讓我有1000元的收入。我統計了近三年的數據。我旗下的一家淘寶店,三年的每個月的收入近1000,這家店我幾乎都讓它閑置的狀態。顧客來了有時還愛理不理。
這個時候,我突然發現,也許有的時候,這個世界選擇真的大于努力。有的時候,你用心運營、投資的東西,還不如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玩趣。所以,產品做好比內容做好更為重要。
4、我兼職和全職了5年的心理咨詢,當我有一天可以獨立出來開出網絡心理工作室的時候,上百名來訪者一致付費咨詢后的好評,以分鐘計算錢為單位進行變現的速度,讓我明白,運營項目的選擇比投資金額的多少,更為重要。做心理咨詢,我除了學習、考證、面試進入實體咨詢機構,一直以來,都是盈利的狀態。
我曾經做本地資訊平臺,投資3000元,花了3個月的時間,請了所有的人力、物力、精力去完成一個作品,我的收益是50元;
我曾經為了寫好一個本地資訊的軟文、新聞,去拍攝、去寫作、去暗訪,花了至少半天的時間,寫出了3000-4000字左右的文摘,我的收益一年不過幾十元;
我做心理咨詢,1分鐘的價格是2元。每天要接診3-4名來訪者。
這個時候,我才明白,這個世界上,情懷這東西可以有,它是你的精神食糧。但是,如果你沒有給予解決你溫飽的飯碗的項目,再有情懷,你不可能只在家中被人養,啃老一輩子。
所以,會有很多來訪者也好、粉絲也好、周圍朋友也好,和我說情懷這東西,我說情懷到現在我都有。只要我不做咨詢,網店不發貨,我一個月內一定會擠一點時間去寫寫東西,去看看我曾經的本地資訊自媒體平臺。但是前提是,你的情懷,不能成為你家人的負擔,也不能成為你從此沒有收入的理由。這就是血淋淋的事實。
5、現在我在專注做心理咨詢,每天的咨詢時間都被預約滿額,我也想做情懷,但是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來訪者付費后預約了時間,我能讓對方退款,然后我去一心運營我的情懷嗎?
每天咨詢有的時候,長達4個小時,白天我要帶娃,開學后我要上班,平時我還要讀書考試提升自己。有的時候,朋友約我散個步,似乎都成為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那這個時候,談什么情懷呢?不是應該把本應該做好的工作做好?
人生,有的時候,需要做減法,需要去做那個離錢更近,離變現更近的項目。情懷偶爾可以做做,因為它是豐富你內在精神的重要物質。但是,在情懷和現實面前,我們更應該理性堅信現實。
就像我做職業規劃的時候,很多來訪者問我,是否需要辭掉年薪過萬的工作去創業自媒體?我的答案是因人而異。
因為自媒體這個行業,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可能有時候,你做得真的很好,很不錯。甚至可以打造一個又一個網紅。但是這個年代,光有知名度,光有熱搜是不夠的。如果不能變現,你靠什么去養活自己?去生存呢?
自媒體時代,你是可以成為網紅,甚至有很多的朋友。但是在這個年代,網紅其實不過是一個形容詞。就像你在一家職場,你即使聲名大噪,你的才華、能力不足以讓你升遷,而只能給你帶來同事的羨慕、嫉妒和恨,所以,這個年代,不缺網紅,職場,不缺優秀者。
但是,這個時代,缺的是真相和現實。認清現實,從你的網紅夢、你的情懷夢中醒過來,才是人生中真正應該去正視的事情。
作者:心理咨詢師曾妍
筆名:紅衫倩影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