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名在臨床醫院工作13年地本科護師,而后轉行從事文案、黨建辦到心理教育行業的我,在對于護士心理的剖析有著深度的研究。
很多人時常會看到護士表面上光鮮亮麗,尤其疫情期間,堅守一線的白衣天使更是用血肉之軀為我們保駕護航,對于護士辭職、轉行這個話題,在互聯網時代,大多數人都會把“一定是覺得工資低、工作累和苦”這類的標簽貼向了辭職轉行的護士群體。
大家不約而同的認為:護士要是不想干這一行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心委屈了、要么錢沒給到位。
但是,除了護士這個職業,其它大多數職業可能是可以用以上兩點進行論證。然而大多數護士辭職轉行的深度心理剖析,并不是如此。在這里給大家科普一二,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理解護士、尊重護士。同時,也希望每一個想學護士的你或者已經是一名護士的你,給予一點點的職業規劃建議:
一、最初職業規劃迷茫
作為一名高校的護理心理學教師,對于護理班級的學生:“為什么我要當護士”做了一份詳細的數據統計,其中,70%的護理學生對于選報護理專業時,是因為分數線不夠高,讀不了自己想要選擇的專業,無奈之下,在父母的推薦下,選擇了護理。
20%的護理學生是父母被逼的,甚至不選擇這個專業就要被挨打。
10%的護理學生是因為子從父業,可能父母家人或是親戚是就讀醫學這個行業的。有人準備拿到護士證后從事診所工作。
其中,有20%的護理學生是有明確自己想實現的夢想和專業,有的護理生的夢想是開家火鍋店,有的護理生是想開家美容店,有的護理生是想當幼師,但是聽說幼師的工資不如護士高、前景不如護士好后,所以轉而選擇了護士。
而當工作了幾年的護士,發現職業預期和自己的職業規劃不一致,甚至在工作中,不斷認清了自己的發展目標后,選擇了辭職轉行。
職業規劃建議:轉行要趁早。對于在衛校或中專就讀護理學校就不想從事護士這一行的,或者已經有夢想的,要為自己的夢想定制一份成熟的落實制度和流程。對于被逼學護理的,需要和父母進行有效的溝通。對于迷茫的,需要做一份職業興趣測評量表,以便更清晰地了解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減少工作的不穩定性和波動性。
二、結婚、一胎或二胎、三胎孩子的出生
不光是護士,其實有50%的女性依然是抱著找對好老公可以少奮斗十年的真理,一旦結婚,找到了條件不錯的對象后,有10%的護士立馬選擇了辭職。
另有10%的護士,為了孩子的優生優育,避免醫院的X光、腫瘤放射科的輻射,在備孕前期就選擇了辭職。
20%-30%的護士,有的即使是護士長的職位,因為二胎的出生,家庭人手的調配問題,選擇了全職在家,或兼職轉行在家帶娃。因為護士忙碌的工作,不是自己害怕苦和累,而是不能夠給予家庭以及孩子帶來照顧和便捷。
職業規劃建議:如果準備孩子的來臨,需要及時調配好家庭中可以方便照顧孩子的家人。對于有實際困難的,可以向科室領導提出幫助解決方案。有的醫院可以申請停薪留職制度。像公立醫院、在編護士因為孩子的出生而選擇辭職比較奢侈,可以試著去醫院其它清閑部門調配。
三、害怕倒夜班、沒年沒節
大多數不想繼續從事護士工作,當中即使有未辭職的護士,80%的護士不喜歡上夜班,甚至害怕上夜班。
當然,這種害怕上夜班,不是害怕靈異類的事件,而是一個人上夜班時突發的搶救、臨時緊急事件、害怕一個人出差錯、害怕逢年過節別人家中燈火闌珊,而自己卻永遠孤身一人面對大年三十、大年初一。
尤其是孩子生病、頭疼腦熱時,不能隨時請假前去照料。因為護士這個職業,不像其它職業一樣,隨時隨地可以換人替班或是扣點工資就可以不來上班。如果當你一個人倒夜班,突然家中有急事,凌晨是不可能會有護士給你來替班換你回家的。
還有的護士,不是本地人,每年也就等著年假的時間回家團聚 ,可是,眾所周知,護士的年休假,有的科室是不允許連著休的,休假都要靠搖號和排隊,40%的護士,年休假是只能半天半天一休,而且還有時間分隔等限制,甚至有的被零清沖洗掉的。
聽說有的護士為了不上夜班,懷完一胎接著懷二胎,這樣可以有效的不立即進入倒晚班的行列。因為護士在懷孕7個月后可以不倒夜班,有1年的哺乳假,八成科室為了照顧護士準媽媽,在一確診懷孕后,即可進入白班不倒夜班制,直至孩子滿1歲。
另有40%的護士,患有職業性早博,因為長年的倒夜班和工作緊張制,即使在平靜時,也會出現心悸,心前區不適的癥狀。有的護士,因為身體透支的原因,選擇了辭職或轉行。
職業規劃建議:有的醫院規定護士在年滿40歲之后,可以申請上白班,如果距離工作年限近將,不建議辭職,可以再等一等。護士工作的時間制,需要及時和家人做好有效溝通,得到家人的支持是第一位的。在工作的取舍和家庭中,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需要做一個自我測評,看看你更能為之付出的是哪一個選項。雖然沒年沒節,倒著夜班,但是白天接送孩子、打理家務、學習充電的時間還是很多的。30%的護士是傳說中的兼職或是斜杠青年。有著豐富的業務愛好和興趣拓展圈。
四、害怕出差錯
對于護士來說,最至高無上的榮譽,不是在退休前,你曾當過護士長,你曾收到過多少感謝信,你曾買了幾套房。(大多數私立醫院的護士,都是月光族,是買不起房的。)而是,在退休前的0:00秒,手上沒有任何一起醫療差錯事故,檔案沒有任何一記污點。
護士這個職業,不像其它任何職業,遲到了、出了差錯就扣點錢,有可能上班1秒鐘的遲到引發的醫療事故,要承擔一輩子的醫療刑事責任。因為護士,就是半只腳踏入了法律之門。而護士是醫院最底層的勞動者,是和患者接觸操作最多的人群,也是差錯率最高的人群。
對于一個工作十年、二十年甚至到退休的護士,年限越長,就越害怕出差錯。80%的護士時常在夢中驚醒是夢見自己打錯了針、發錯了藥、上夜班睡著了被通報……
基于強大的心理壓力,但凡沒有點抗壓能力的護士和心理素質較差的護士,會早早地選擇辭職。因為她們無法面對出現差錯后的創傷應激。
職業規劃建議:護士預防出現差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保證充足的睡眠。尤其下了凌晨班的護士回家后一定要及時補充睡眠,否則睡眠的不充足會導致大腦的紊亂,而造成不可避免的醫療差錯事故。并且,上班要嚴格按照三查八對的制度去落實,不可掉以輕心。如果處事不夠嚴謹比較馬虎者,不建議做護士。
其實,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開始注重企業EAP文化,即員工心理援助計劃,雖然如今的心理咨詢已經劃入了醫療健康系統,但是90%的醫院從未給過護士或醫護工作者進行企業EAP,甚至不了解EAP。
如今,很多企事業單位在面試時,需要先填寫一份職業興趣測評量表,然而,對于護士心理素質的基本考核,卻沒有過這一項,甚至,醫療社工的出現,似乎也沒有完全針對護理人員進行個案分析、壓力咨詢、差錯事故心理約談。
希望,未來的醫療機構,護理人員,開始普及一點心理學知識,更好地了解自我的職業傾向,才可以更大化地避免護士的流失、壓力創傷后的逃避及無奈。
作者:心理咨詢師曾妍
筆名:紅衫倩影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