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六 原始思維在強迫癥治療中的應用
引子:原始思維這個概念是由意向對話創始人朱建軍教授提出來的,也就是原始人的思維,換句話說就是固有的,自然出現的思維。朱建軍教授在闡述原始思維的時候,提出了兩條規律,這兩條規律是產生心理障礙的普遍原因。今天我就結合強迫癥的治療來談談這兩條規律。
1 相似即感應
古人在干旱季節時常做的一個儀式就是找一塊空地,許多人舞一個紙龍,旁邊有人敲鑼,有人打鼓。古人用這種儀式來祈禱上天下雨。這個儀式就是運用了相似即感應的原理。那時人以為下雨是天上龍王在吐水, 干旱季節就是龍王在休息。人們在地上通過舞龍這種相似的行為,讓天上的龍王也起來活動,起來吐水。另外敲鑼打鼓也是像天上的打雷。人們通過地上的活動來表達出一個相似的愿望。
這和強迫行為中的強迫儀式差不多。我有個患者,他有個習慣,每晚睡覺前要擺放整齊自己的鞋子。如果他上床后覺得鞋子還是沒有擺放整齊怎么辦,他就通過自己的腦海中不斷重復鞋子擺放整齊這個過程達到自己的安心。其實這個腦海中出現的畫面對地上的鞋子根本豈不上左右,患者就是通過“相似即感應”的規律達到自己的安心。
2 接觸即影響,而且一直影響
這個規律我用一個古代的巫術來說明。古代后宮有種巫術 ,就是如果憎恨一個人的話,就把扎一個布人,上面寫上那個人的名字,用針戳或者鞭打,以為那個人也會遭到同樣的痛苦。這個就是用了“接觸即影響,而且一直影響”的規律。-通過接觸那個人的象征,從而影響那個人的感覺。這個在強迫癥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患者走在大街上,目光接觸到垃圾桶,就以為垃圾桶里的臟東西弄到了自己的身上,所以就覺得臟了。
最后我聲明一點,我講這兩條規律,不是要大家否定這種規律,而是承認這種規律,帶著規律生活,以為任何人都有這種想法,只是輕重而已。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