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 接納癥狀的“形式”,而不是接納癥狀的“內容”
個人原創
王滋
發表時間:2021-03-31 13:42:05
844
4
3

九十五 接納癥狀的“形式”,而不是接納癥狀的“內容”
最近有許多咨客問我:王老師,森田療法讓我們“接納”,但是接納后果的這種方式太痛苦了。我說:是因為你接納的對象錯了,所以造成這么痛苦。森田療法讓我們接納的是癥狀的“形式”,而不是癥狀的“后果”。
比如說:恐艾患者害怕得艾滋病。這時候癥狀就是“得艾滋病”。這時候我們該接納什么呢?我們咨客以前接納的是“得了艾滋病,以后…………”這就錯了,因為癥狀(艾滋病)是我們臆想出來的,是虛構的,不是現實。如果我們錯誤的接納“得艾滋病后的生活”,那前提“得艾滋病”就是個偽命題,就是虛構的,后面的一系列后果都是不成立的。那么森田療法讓我們接納的對象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得艾滋病”這個念頭。“得艾滋病”這個念頭就像我們平時“吃飯”“喝水”一樣,只是個念頭。所以我們只需要接受“得艾滋病”就是和我們平時所想的諸多正常念頭一樣,這個念頭就會自然平復。強迫癥的治療中有個方法,就是把癥狀的內容用一個字母代替,比如來了個癥狀,我們就說“癥狀A”來了,又來了個癥狀,就說“癥狀B”來了,這樣會淡化癥狀的“內容”,減輕我們的痛苦。
說到這里,也許有人會問:癥狀的后果我們不需要接納嗎?在這里和大家澄清下,癥狀的后果是需要接納的,但是前提是“后果已經發生了”,或者說“已經變成現實”,這時候我們即使再痛苦也必須接納。但是“癥狀存在于腦中”為什么不接納后果,因為這時候的“后果”是虛構的,還沒有發生的,所以這時候接納后果沒有多大的意義。
4人已踩
3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