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是上帝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每個家長一開始都曾對孩子充滿期望和憧憬。然而,很多家長慢慢發(fā)現(xiàn),別人家的禮物越來越好,自己家的禮物卻越來越糟。自己那么愛孩子,為孩子付出那么多,結果卻讓自己越來越失望。為什么會這樣呢?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每家孩子的問題都不一樣,背后是否有共通的規(guī)律呢?
外在的表現(xiàn)似乎千差萬別,但內在的機制其實是完全一樣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權力意識、自主意識也會增長,孩子會產(chǎn)生尊重的需要。父母給孩子好吃的好喝的好玩兒的,孩子當然喜歡,但這些東西再多再好,也無法滿足孩子對尊重的需要。如果孩子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孩子會怎么做呢?一般會依次按如下順序進行。
一、挑戰(zhàn)權力
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尊重,孩子往往與父母對著干、逆反、不聽話。方法是:爭吵、發(fā)脾氣、抱怨。此時,家長會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與挑戰(zhàn),會有“被激怒”、“被擊敗”的感覺。
此階段,如果父母能尊重孩子,凡事多與孩子商量,傾聽孩子的意見,在一些非緊急非重要的事情上,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和決定,那么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挑戰(zhàn)權力的行為會越來越少。
反之,如果父母不適當“示弱”、一點兒也不“讓步”,讓孩子的挑戰(zhàn)屢屢失敗。孩子會怎么做呢?會退縮或放棄,變得越來越配合父母的安排嗎?一般是不會的!大部分孩子會加大力度,進入報復階段。
二、報復
孩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挑戰(zhàn),如果屢屢失敗,孩子會感到挫敗感。為了獲得心理平衡,往往會本能地采取報復行動。怎么報復呢?孩子會逐漸找到父母最關心的事情。父母越關心什么,孩子就越不做什么,或者把什么做壞,從而讓父母感到難受。常規(guī)手段就是不好好學習、或者出工不出力、或者拖延、磨嘰,極端手段是不上學、休學。有些孩子采取的方法是傷害自己:不吃飯、不睡覺。
此階段,如果父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開始尊重孩子,凡事多與孩子商量,傾聽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發(fā)自內心的尊重,那么孩子的報復行為會越來越少。
反之,如果父母依然很“強硬”、很“決絕”,采取各種措施與孩子對抗并使孩子的報復行為屢屢受挫。當報復失敗或無效時,孩子會“認輸”嗎?會變得聽從父母的安排嗎?一般是不會的!大部分孩子會加大力度,進入自暴自棄階段。
三、自暴自棄
通過一段時間的報復,如果仍然沒有得到尊重,孩子會把報復升級為自暴自棄。常規(guī)手段是生病(最常見的是抑郁)、不上學、不工作、甚至不想活,極端手段是自殺。
萬一到此階段,傷害往往已經(jīng)很大了,最突出的傷害是學業(yè):在初中出現(xiàn)問題的影響上高中,在高中出現(xiàn)問題的影響上大學,在大學出現(xiàn)問題的則干脆休學、退學。
孩子在學習上出現(xiàn)的嚴重問題,幾乎無一例外屬于以上三個階段的某個階段。階段越靠前,傷害越小,解決的難度越小;階段越靠后,傷害越大,解決的難度越大。
很多父母很困惑,我那么愛孩子,我有問題嗎?答案是:愛孩子沒有問題,問題是愛的方法不當。給予孩子太多、太及時;給孩子安排好一切;忽視孩子的內心需要;不耐心聽孩子說話;等等,這些不妥當?shù)膼鄯ǎ瑫砗芏鄦栴}。
很多父母很困惑,作為父母,管孩子有問題嗎?答案是:管孩子沒有問題,問題是管的方法不當。控制太多、太嚴;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要求太多;不跟孩子商量;不聽孩子意見;不讓孩子做選擇;不讓孩子做決定;等等,這些不妥當?shù)墓芊ǎ瑫韲乐貑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