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不小心”丟了”自己
個人原創
席小華
發表時間:2020-05-10 11:15:40
2197
1
27

小A,女,20歲,大三學生,假期在家跟家人吵架,發脾氣,動輒冷戰,到最后開始嘗試自殘,家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遂帶到工作室咨詢,起初小A并不十分接納心理咨詢,也不認為自己有心理問題,需要幫助。
第一次來咨詢室,小A由家人陪同前來,顯得拘謹不安,眼神中充滿了懷疑,簡單的寒暄之后,小A告訴我,她沒有什么問題,都挺好的,我以為這是常見的阻抗行為,耐心的化解她的阻抗,建立信任關系,隨著訪談的深入,提到人際關系問題時,小A一時哽咽了,我知道找到了她問題的根源,最后說到對自己性格的擔憂,竟哭出來了,慢慢的深入到她的內心,她開始與我一起直面她的問題。后來通過沙盤和繪畫投射測驗,求助者的問題是出在人際關系方面,另外她很自卑,焦慮,對自己有過多的負面評價,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沒有人會喜歡她,跟誰都合不來,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種習得性無助,讓他慢慢變得焦慮,敏感,抑郁。
接下來的幾次咨詢,主要是以建立信任的咨詢關系為主,幫助求助者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在咨詢過程中,發現求助者反應很慢,不善言辭,根本不會表達自己的感受,我突然意識到最開始求助者覺得自己沒什么問題,不是阻抗,而是她真的不認識真實的自己,她把真實的自己“丟了”,她太自卑了與自我真實的感覺分離了,每天呈現出來的是別人貼了標簽的她自己,并且信以為真,確信自己就是那樣的人。我嘗試引導她意識真實的自己,說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她來說也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幾次咨詢下來,小A開始能正視自己,開始接納自己。
后面每一次來工作室,都把自己打扮的很漂亮,她很會搭配衣服。母親說,她現在心情好,有心打扮自己了。整個咨詢下來,小A的父母反應,她的情緒變好了,思維的彈性也有了,遇事情不鉆牛角尖了,最終她成長了,帶著愉快的心情和對未來的期待離開了工作室。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1人已踩
27人已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