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下跪道歉
3月26日,有一熱點新聞,河南鄭州新鄭市兩名圓通快遞員不斷磕頭道歉的視頻在網絡流傳,視頻顯示事發地為人保新鄭支公司,男子在視頻中稱“送了快遞沒有打電話及時通知,給對方工作造成了不便”。目前雙方都對彼此表示了充分理解,已經達成和解。
02 行走的病毒
前段時間的封閉式管理,居民出門購物不便,都選擇網上購物,快遞小哥工作量增加。疫情期間,許多小區(村)進行封閉式管理。快遞不能進入小區,在一些小區門口還出現了取快遞聚集的現象。防護意識強的居民在取快遞的過程中全副武裝,帽子、手套、雨衣,取快遞仿佛上演一出“諜戰”戲。居民層層防護,讓快遞小哥感到自己仿佛是“行走的病毒”。
03 惡意投訴
據《工人日報》報道,2019年底發布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NO.4——懸停城鄉間的蜂鳥》顯示,職業歧視與惡意投訴是快遞小哥的核心痛點。調查顯示,近四成(38.24%)的快遞小哥表示“在過去一年中遭受過職業方面的歧視”,超過四成(42.43%)的快遞小哥認為工作的難點是“用戶不理解,投訴壓力大”,八成(81.33%)的快遞小哥表示遭遇過“客戶態度不好”的情況,七成(71.33%)的快遞小哥表示遭遇過“被客戶投訴”的情況。
快遞員在配送過程中,接觸的人非常多也非常雜,快遞小哥面臨工作和感染的雙重壓力,容易出現過度焦慮情緒。
當工作中出現度焦慮時,我們要學習面對它,適度焦慮可以幫助激發潛能的。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并且能夠適度宣泄,比如哭一場,與信任的朋友或同事傾訴分享,保持與家人的聯系,獲得情感上的支持。降低工作的壓力,可以緩解焦慮情緒,讓自己是身心逐步恢復平衡。
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客戶對快遞配送結果不滿意,甚至發生嚴重沖突時,我們一是要冷靜下來,對問題進行分析評估,重新看一下大家溝通的原本意圖是什么,現在大家的感受是什么,差異在哪里,沖突矛盾是從哪句話引發的。
二是遇到沖突時,可以先表示理解對方,這樣大部分人是可以穩定下來的,只有極少數例外,當我們表達理解的時候,有助于平復彼此的情緒。
三是要理解自己,人在應激的情況下,有的時候很難把控自己的情緒,容易出現生氣、著急,甚至是言不由衷的情況。當不被理解時,我們會覺得受到委屈,甚至會產生抑郁情緒或者出現攻擊防御行為,這時候人的人注意力、記憶力、睡眠等一系列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影響。我們要理解自己這些是在應激狀態下的正常反應,雖然現在暫時是痛苦難受的,但是只要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讓自己可以安靜下來,或者找個地方做過深呼吸,對于平復情緒,會有很好的效果。
四是要學會保護自己,如果工作壓力很大,心理和身體很不舒服,或者家里有重要的事情,要及時與公司同事溝通,必要時可以請假停止工作或者輪換工作。如果自己調整不好,還可以求助專業的心理援助熱線。
祝愿大家工作開心順利,諸事平安!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