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麗
關鍵詞:認識自己
There are three things that are extremely hard, steel, diamonds, and knowing yourself.
有三樣東西是極端堅硬的,鋼鐵、鉆石以及認識自己。
畫面中呈現的是一個可愛的小男生,有點小害羞,周圍的伙伴說不太像他,因為本人笑起來有兩個甜甜的酒窩,眼睛一瞇,特開心。這是心理繪畫沙龍留給大家一張作業,畫自畫像。
這位女士畫的特別細致,她很關注自己,也很務實,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這是一個大男孩正在發怒的狀態,他記錄下不開心的樣子,與我們分享,畫中臟話和頭痛同時存在,孩子可以慢慢讓自己平靜下來,頭疼、臟話其中任何一個問題被解決,都可以降低心里的怒火,反過來火氣小一點的話,頭疼癥狀也會緩解很多。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忠告我們:“認識你自己。”我們很容易形成對自己的信念,而且可以毫不遲疑地解釋我們的感覺和行為表現的原因。但是我們對自己真正了解多少呢?
通過自畫像練習,我們發現,在我們的心中,自己比其他任何事更關鍵。
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叫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包括對自己心理傾向、個性心理特征和心理過程的認識與評價。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識,才能使人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使自己形成完整的個性。
自我意識的影響因素
1、我們扮演的角色
當我們扮演某一個新角色(大學生、父母、售貨員)時,我們可能就已經開始了自我覺察。無論如何,像發生在生活大舞臺上的事情一樣,該角色逐漸被我們的自我感覺所接受。舉例來說,當我們扮演角色時,我們可能會找一些證據來證實我們并沒有想太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努力地證明自己的行為。此外,觀察到的自我可能是自我暴露的;我們現在的自我感覺可能也會支持我們的觀點。
2、社會同一性
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對自己是誰的認識)不僅包括他的個人身份(即對自己個人屬性的認識),也包括他的社會身份。當我們是一個大團體中的某個小團體的一部分時,我們經常會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身份;當我們的社會團體占多數時,可能我們就不太考慮它。
3、社會比較
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富有、聰明或矮小?一種方式是通過社會比較我們周圍的其他人會幫我們樹立富有或貧窮、聰明或愚蠢、高大或矮小的標準:我們把自己和他人進行比較,并思考自己為何不同。社會比較可以解釋為什么學生進入一所優秀生很少的學校后,會有更高的學業自我意識。當結束了名列前矛的中學學習后,很多在學業上非常自信的學生發現,他們的學業自尊在進入了大型綜合性大學后受到了挑戰,因為大學的很多學生在畢業時都是當時班里的尖子生。這就尤如放在小池塘里的魚看起來會大一些。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是圍繞社會比較而進行的。當別人不漂亮時我們就覺得自己英俊,當別人遲鈍時就覺得自己聰明,當別人無情時就覺得自己有同情心。當我們評價某個人的表現時,不可能不把他和自己做比較。
4、成功和失敗
自我意識也受到我們日常生活經驗的影響。嘗試挑戰現實的任務并取得了成功會使我們感到自己很能干。學業上成功的學生會對自己的學術能力做出更高的評價,從而激發其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取得更大的成就。全力以赴并取得了成功會使人感到更加自信有力。心理學家指出:用積極的信息(“你是重要人物!你與眾不同!”)來提高自尊,會激發個體做出更大的成就。
5、其他人的評價
現在,好多人活在別人的評價里。公認的成就能增強個體的自我意識,因為我們看到了別人對自己的積極評價。當別人認為我們很好時,我們會認為其他人的評價公認的成就能增強個體的自我意識,因為我們看到了別人對自己的積極評價。當別人認為我們很好時,我們也會認為自己不錯。如果我們稱贊某個小孩很有才華、刻苦學習或者樂于助人,那么這個孩子就會把這些觀點融入到其自我意識和行為中去。如果少數學生因為對自己學業能力的消極印象而感到恐懼,或者女性因為對自己在數學和理科上的較低期望而感到恐懼,那可以表明他們可能對這些領域“不認同”。他們不對這種預斷做出辯駁,而是認同自己的興趣在別處。
自我意識的重要作用
1.自我意識是認識外界客觀事物的條件。一個人如果還不知道自己,也無法把自己與周圍相區別時,他就不可能認識外界客觀事物。行為和心理的認知會有一個發展過程。剛開始是比較模糊的,所以小孩子會讓經常出于好奇心而做一些危險的行為和事情。這個時候他們的自我意識是比較朦朧的,只有在經過不斷地試錯和加深記憶以及思考學習后,對于自我的存在感才會漸漸成熟。隨后才會有意識的區分自己的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哪些行為是安全的,決定是否要做。
2.自我意識是人的自覺性、自控力的前提,對自我教育有推動作用。人只有意識到自己是誰,應該做什么的時候,才會自覺自律地去行動。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就有助于他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取得自我教育積極的效果。
3.自我意識是改造自身主觀因素的途徑,它使人能不斷地自我監督、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可見,自我意識影響著人的道德判斷和個性的形成,尤其對個性傾向性的形成更為重要。
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看不到自我的優點,覺得處處不如別人,就會產生自卑,喪失信心,做事畏縮不前……相反,如果一個人過高地估計自己,也會驕傲自大、盲目樂觀,導致工作的失誤。
因此,恰當地認知自己能夠克服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還能夠全面的認識自己,保持內心的平和自在,在生活中尋找到自己真實的定位。
朋友們,你有什么故事?
來寧和心理繪畫沙龍,
聽聽大家的故事,感受彼此心靈的成長,
也可以畫一張自畫像,講講你的故事。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