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一年高考時,緊張的復習階段也進入到白熱化的狀態,很多水平不錯的同學卻因為種種的因素在考試中發揮失常,導致最終無緣進入理想的“象牙塔”攻讀。如果說學生知識水平高低是決定能否進入理想大學的硬件的話,那么在考前和考試中的心態的穩定、心理平衡和輕松則是取得好成績的軟件。今天我就在這里幫助大家分析一下,哪些因素導致很多同學考試失利以及如何減壓進行說明。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考試取得好成績的必備條件有三個,即學得好、狀態好、會考試。而我們很多同學確實會有考試焦慮的癥狀,那么我們就來好好講解一下“考試焦慮”。
一、考試焦慮的不良反應
擁有良好心態的方法和策略:1、強化信心;2、優化情緒 ;3、方法科學;4、專業咨詢
研究表明:在20個影響考試成功的因素當中,占第一位的是考生考試時的心理狀態,占第二位的是考生考試前的心理狀態,第三位是學習方法.,第四位是學習基礎。 在臨近高考時心態復習更加重要。實驗表明,考生在情緒良好情況下平均智商為105,但在緊張狀態下卻降至91。
高考在即,考試常見的情緒困擾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緊張、焦慮、急躁、擔憂、不安、恐懼、自卑、浮躁、焦慮。
(一)焦慮
焦慮是源于對高考的擔憂而出現的一種緊張、焦躁、不安的情緒反應。焦慮本身并非是一種情緒困擾,適度焦慮有益于個人潛能的開發。心理學試驗表明:焦慮水平與學習成績呈倒“U”形關系。
考試焦慮的身心反應:肌肉緊張,手發抖、心跳加快,心慌、出汗、手足發冷、緊張、擔憂、注意力無法集中。
考試焦慮是由考試引起的神經緊張狀態, 它對考試會產生以下影響:分散和阻斷注意過程--發呆,看不進去;干擾原有知識的回憶過程--腦袋里空空如也;瓦解整個思維過程--平時擁有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及概括的能力在此時發揮不出來。
(二)急躁
急躁的具體表現:精神緊張,易怒,坐臥不安,注意力易轉移,生活、學習缺乏條理性,學習效率降低、錯誤率提高、恐懼(臨場)、擔憂(害怕考不好)、緊張、負性思維、肌肉僵硬、尿頻等。
(三)自卑
自卑是人們自我意識出現的偏差,確切地說是人的自我認識低于自己的實際情況而產生的一種輕視自己、否定自己的負面情緒和退縮狀態。
二、心理解壓
如何緩解高考的壓力呢? 緩解壓力的方法有很多,如自我調整、飲食減壓法 、運動減壓法 、轉移減壓法 、環境減壓法 、睡眠減壓法、過渡減壓法等。
(一)減壓食品
1.魚: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郁藥如碳酸鋰有類似的作用。
2.香蕉:生物堿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
3.葡萄柚:含有高量的維生素C,是制造“多巴胺”的原料;
4.全麥面包:可以吃的抗抑郁劑;
5.菠菜:菠菜是富含葉酸的食物,缺乏葉酸會導致憂郁癥。
6.櫻桃:放松心情。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的物質,可以降低發炎。吃20粒櫻桃比吃阿司匹林更加有效。
7.大蒜:緩解疲倦、焦慮和怒氣。
8.南瓜:富含維生素B6和鐵,可以保持好心情。
9.低脂牛奶:低脂牛奶可以讓人不易緊張、暴躁和焦慮。
10.雞肉:雞肉含有豐富的硒,而硒可以振奮精神,使人情緒協調。
做到兩高一低的飲食原則,即高糖、高蛋白、低脂。按照這個原則,一天中主食的攝入量必須保證在300g—500g之間,每天要吃1-2個雞蛋,每頓飯后吃點西瓜、香蕉等水果,食物種類要多。
我們總體來概況一下吧:(1)吃夠主食,保證大腦能源的充足供給;(2)足量的肉、蛋、豆、奶,保證足夠的蛋白質;(3)適量脂肪,幫助增強記憶力;(4)營養全面,飲食均衡。
(二)減輕心理壓力
1. 培養正確認知
2.有效放松身心
3.尋求社會支持
4.學會自我減壓
高考家長六忌:忌如臨大敵、忌嘮叨無度、忌照管過甚、忌期望過高、忌反差太大、忌盲目攀比
緊張焦慮的不僅是孩子,家長做好自身情緒調節很重要:把著急變成實際措施、把發愁變成自我激勵、把放松變成堅持到底,即家長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個陪伴者、傾聽者、鼓勵者、指導者。
(三)專業咨詢與幫助
社會支持:來自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為。這種行為可以減輕心理應激反應,緩解精神緊張狀態,提高社會適應性。
社會性支持可以來自家庭、朋友、同學、老師等。
如果考生狀態不佳,自己不能調整者,可以向我們心理咨詢師尋求專業咨詢調整!專業心理咨詢調整的方法有很多,如:
(1)認知治療 (2)行為治療
(3)理性情緒療法 (4)家庭治療
(5)催眠暗示治療 (6)積極心理治療
(7)心理劇治療
當然,如果有自己不能調整的同學,可以找我們心理咨詢師做減壓調節,也可以給孩子在潛意識安裝一套應對考試的程序!有利于更好的發揮潛能!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