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曾寫過一篇《女孩熱戀期過后別太把自己當公主,容易被拋棄》的文章。在現實生活中,這樣在熱戀中的“公主”也比比皆是,但隨著感情的穩定,還有“公主”脾氣的往往是那些在原生家庭中一直被父母寵溺、被父母當成“公主”的女孩們。
曾經看過佟大為和趙薇主演的一部電視劇《虎媽貓爸》第一集就有這樣的一個片段,虎媽貓爸的五歲女兒就是被爺爺奶奶當公主一樣的撫養,甚至孩子需要穿什么吃什么都要聽孩子的,爺爺奶奶還配合說遵命。
有一次奶奶要帶全家去她農村的一個朋友家去做客,五歲的女孩因為公主的性情,在奶奶朋友家鬧的很不愉快,這個不愉快也有因奶奶的朋友對自己的孫女毫不避諱的夸獎,引起虎媽貓爸的婆婆極大不滿而讓矛盾更加的激化了。
在這個電視劇的片段中可以看出,每個女孩在自己家里都是“公主”,但在別人家依然“公主”性情就不合時宜了。如果繼續這樣的教育方式,那么就會導致孩子長大后面對社會,面對其他人時都會以“自我中心”來為人處事時,她們會面臨很多不正確的認知帶來的痛苦和人際交往障礙。
在天涯論壇里有個名叫“可可”的網友就談到了她現在的痛苦就是因從小到大被家人當“公主”樣的對待帶來的。
可可從小學習優秀,也很任性,生活在以她為中心的環境里。家人對她更多的是贊賞和肯定,以及百依百順,從而讓她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會顧及他人的感受和想法。比如看到一玩具,要買,父親因家里玩具多,不想買,就和父親講理,鬧。
但因為她的成績一直也是父母的驕傲,所以也縱容她的性格發展,滿足她的任何要求??煽赡匾膊还钾摳改傅哪鐞?,一路考上名牌大學后留美讀博,博士畢業后留在美國工作,收入可觀。
后來交往了一個男友,常因不回短信等小問題生氣,和男友發火。開始男友還哄她,慢慢的男友受不了她的脾氣要和她分手??煽烧f她現在很痛苦,她知道是自己的脾氣不好,但是很難控制。
后來了解到她雖然在成長過程中很被溺愛,也因為她的自我中心,覺得自己是最優秀的,所以她對自己的要求也比較嚴,要比別的孩子更文明,更懂禮貌。在家里自我中心,瞎鬧,但在學校里,她要表現的更優秀。
所以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產生的壓抑情緒也很多,但穩定的愛情和親情都是為了暴露最壞的那一面而存在的,同時她也把男友的角色當成了父親一樣的對她無所不聽,稍有不好就會發脾氣。她的任性、亂發脾氣都是小的時候她和父親的互動模式讓她養成了不被滿足就會發脾氣的性格。
發脾氣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得不到,焦慮,恐懼,憤怒等情緒就會出現,然后就把這些情緒毫無保留的發泄在了她的男友身上。而這些情緒的后面其實是孩子般的無助,也是孩子式的游戲,如果她這種游戲沒有人響應,自己又找不到新的溝通模式,那她和男友的關系只能走向破碎邊緣。
父母寵溺孩子,把孩子當“公主”撫養并沒有錯,但同時要讓孩子從小就意識到“我只是爸爸媽媽的公主,在別人眼里也就是一個聰明、漂亮的普通女孩而已,不是什么公主。”提升她的“挫折商”,她未來的路會走得更順暢也更知道珍惜。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