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的連結(jié)往往是基于欲望與愛,有時是男人想要一個家,女人渴望被呵護,于是他們彼此許下攜手一生的承諾。然而,如果這欲望與愛的品質(zhì),不是立基于共同面對生命的挑戰(zhàn)與成長,則可能造成男人與女人說不出的痛與苦,婚姻不是家,而是牢籠,女人沒有感受到被呵護,有時是不間斷的責任與忍耐,若是婚姻問題沒有洞察與解決,則任一方均可能得承受被背叛的痛苦,婚姻中的第三者,男人與女人均得負些責任沒有人是完全的受害者。
甄珍驚爆和劉家昌已離婚28年,由於隱瞞多年,她對外界充滿抱歉,但放下一生最大包袱,終於輕鬆下來,她不好意思地說:「除了想給子千完整的家,也是自己笨,怕傷人,又怕丟人。」一位劉家昌好友昨說,外界對劉甄離婚的事,一面倒地同情甄珍。婚姻中的欲望與愛,有時是來自于個人潛意識未整合的部份,男人與女人彼此投射,如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婚前總是對彼此存在著過多的幻想,而這些幻想也會在面臨生活現(xiàn)實考驗中破滅,于是,男人與女人陷入婚姻的痛苦深淵,女人常是現(xiàn)實的受害者,總是較可以博得同情,男人常是潛意識的受害者,莫名承受著不被了解的痛苦。事實上,若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未整合的部份與家庭動力的問題,男人與女人他們彼此傷害著,均是受害者。
然而,男人與女人如何從婚姻中改變自己的命運,重點在于他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時是要處理內(nèi)在的情緒,否則就會陷入情感的輪回,即使結(jié)束婚姻,再次婚姻仍會碰到同樣的問題,如伊莉莎白泰勤結(jié)過多次婚,仍難找到真愛。在婚姻關(guān)系的危機里,有時受害最深的是被保護最好的孩子,孩子常成為父母逃避面對生命議題的藉口,若父母間是有縫隙的,則不僅孩子教養(yǎng)困難,孩子也會產(chǎn)生認同的問題,如孩子較認同母親,則就會否定父親某些良好的特質(zhì),而母親有些特質(zhì)可能是不適當?shù)模⒆泳蜁J同,反之亦然,這些都直接與間接的影響孩子的性格發(fā)展與未來的兩性關(guān)系,如孩子會較欣賞脆弱的女性等。所以,聰明的父母為了孩子,該面對生命的挑戰(zhàn),解決婚姻的問題,而不是給孩子一個表面完整假象。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