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體心理學家徐鈞說過:“一個優秀的咨詢師不應該是一個不會生活的人,一定要學會吃吃喝喝,會旅行休假。咨詢師不應該跟生活脫節,他在心里去理解另外一個人的時候,包含著他對生活的理解。”很難想象,一個不愛生活的人,會熱愛工作和關心他人。
0 0
-
今日分享 ??父母的愛,沒有條件,但是,我們一定要有原則。 ??原則一:我愛你,但你的壞習慣,我不能慣。 ??原則二:我愛你,但有些事情,你要學會要自己做。 ??原則三:我愛你,但有些挫折,你要自己面對。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每一朵花都必須經歷風雨,每一種滋味都應該要你親自品嘗,如果你不能讓自己堅強起來去適應環境,環境不會反過來遷就你。 ??對孩子來說,酸甜苦辣都是營養,喜怒哀樂皆是收獲。挫折是你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我不能幫你逃避。
-
給力的朋友們早上好!新的一天如約而至,別讓昨日的煩惱占據今天的時光。整理好心情,帶上勇氣與微笑,去遇見不期而遇的美好,去完成未竟的目標,早安,愿你全天都被溫柔以待!
-
對于愛情的影響,沉沒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初戀是美好的,一旦過去再回頭尋找,必將自尋煩惱,初戀為什么最美好,因為它基本上是失敗的,而經濟學的嚴格證明發現,得不到的對你而言是代價最高的,也就是你評價最好的,但是一旦如愿呢,就沒有那么美好了。所以老夫老妻很容易出現左手摸右手的感覺,相反越是轟轟烈烈的愛情,越是短暫就是這個道理
-
冷漠社交的三個“不”原責 1. 不討好,不再為了“被喜歡”而表演。你不需要讓所有人都滿意,你只需要對自己負責。 2. 不期待,發消息不等秒回,幫忙不求感謝,放下“應該”的執念,心就松了。 3. 不硬撐,累了就說累,不想笑就不笑。允許自己“不完美社交”,才是真正的成熟。心理學家 卡爾·羅杰斯 說過:“成為自己,是人生最勇敢的事。”而“冷漠社交”,正是通往“做自己”的一條小路。 4關系不在多,舒服最重要現在我的社交圈很小:每周和媽媽打一次電話,聊聊家常;有個朋友,半年見一次,但一見面就能說心里話,還有幾個同好,在寫作群里偶爾交流,不打擾,但彼此懂得。我不再追求“人脈廣”,只在乎“關系真”。就像 楊絳先生 晚年所言:“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寫在最后學會“冷漠社交”后,我終于不累了。不是我不愛這個世界,而是我學會了——把溫柔留給值得的人,把空間留給自己。在這個人人都在“連接”的時代,敢于“斷連”,反而是一種清醒的溫柔,社交不是任務,生活不是表演。你不必討好全世界,只需照顧好那個,每天都在努力生活的自己。當你停止消耗,真正的輕松,才剛剛開始。
-
自體心理學家徐鈞說過:“一個優秀的咨詢師不應該是一個不會生活的人,一定要學會吃吃喝喝,會旅行休假。咨詢師不應該跟生活脫節,他在心里去理解另外一個人的時候,包含著他對生活的理解。”很難想象,一個不愛生活的人,會熱愛工作和關心他人。
-
孩子急切需要成就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和成熟。而他們最反感的,莫過于父母的否定和打擊。 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我們需要多認可他的能力,激發他的成就感。 我們可以運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對孩子能力的肯定:我看到/聽到......我感覺......因為滿足了我怎樣的需要。 比如他學習有進步,你可以這樣肯定:聽老師說,你這次考試進步了幾十名,我著實松了一口氣,因為我希望你的努力能得到回報。 孩子玩手機遵守約定,你可以說:我看到你到時間點就放下手機了,我真的很欣慰,因為你遵守承諾會讓我輕松不少。 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我們首先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然后注重溝通方式。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朝我們關上心門,將我們排斥在外。
-
為什么最壞的脾氣給了最親的人? 不少人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面對親友,態度惡劣,喜歡發脾氣,比較刻薄,但是面對陌生人,卻是禮貌滿滿。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如此矛盾的心理,應該如何調節?如果你已經認識到自身存在這樣的問題,可要抓緊時間調節改善。 現在的人生活壓力太大,工作中各種競爭,各種討好,各種諂媚,活得失去了自我,到了家里,遇到親人,終于可以放下所有的防衛,做回自己,因此也就口無遮掩,想到什么說什么。然而我們忽略了親人也是需要被關懷與肯定的,有時我們的自以為是,“一家人不計較”然而正是這樣的自以為是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傷害親人。因此我們需要做的是修好自己的內心,在外面的工作情緒不要帶回家,親人是會永遠的包容我們,但不等于親人們不會受傷。無論多努力,最終都是回歸家庭,為什么不是現在開始珍惜眼前的親人呢? 現在的自己就像一只刺猬,期盼冬日里的陽光,想去擁抱愛我的人,卻發現都會被我刺傷。我不知道如何去調節自己,對待親人永遠沒有對待陌生人熱情禮貌,可能是因為自己覺得他們永遠不會離開。討厭這樣的自己,我明確不了自己的方向,無論是感情還是事業,我想,哪里才是我該呆的地方。 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親近和 最愛的人,卻把耐心和寬容給了陌生人。不要把別人的關心當成理所當然,不管他有多愛你,最終也會有疲憊的一天,人心一般不會死在大事上,而是那些一次一次的小失望,成了致命傷。人的感情就像牙齒,掉了就沒了,再裝也是假的。 ? 可能因為人只有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才會更多的展露自己。雖然這些話會無意中傷害到別人。人每天都帶著面具生活,希望展現自己最好的給別人。越陌生的人越客套。 希望以后的我們不要總是對我們的家人那么吝嗇,把我們的微笑給他們吧,像對待朋友對待陌生人一樣的對待家人吧,給予他們更多的尊敬,不要把壞脾氣留給他們,不要因為太熟悉而忽略他們,因為他們才是世界上不計回報真正對你好的人,千萬不要讓最愛你的人受傷害!
-
有了伴侶卻仍然覺得睡一個不夠本,那么你可以試著去探索下內心。 如果是因為曾經沒有好好練愛,而在一段親密關系中體驗到“虧”,那不妨去好好看到過去未完成的需求,并且去面對和完結它。 如果是因為與伴侶或者他人的比較而覺得虧,那不妨從他人視角挪開,試著去建立獨屬于自己的信念體系和判斷標準。 如果是因為當下的生活不順,那就試著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也許還有一些其他的方法……當然,最后,如果還是心有不甘,那么付諸行動也是你的自由。做好選擇,并承擔后果。
-
緩解焦慮情緒,你可以做以下三點: 第一,重新確立有效邊界。 第二,轉化為有效的行為。 第三,覺察內在動機。 ①重新有效邊界:自己能做什么,哪些是自己做不了的,自己做不了的不要考慮。 ②轉化為有效的行為:生活中很多事情超出我們的掌控,考慮太多也沒有用,人只能控制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把自己能做的做好就夠了。 ③察覺內在動機:核心就是你要問問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找解決方法,不要一味沉浸焦慮的情緒里。 想得太多,都是空想。而行動,恰恰是解決焦慮的良藥。 當你專注在有效的事上,焦慮就減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