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滿身疲憊的時候 只想要一個擁抱 一個肯定的眼神 甚至是一句我懂 就足夠了 不必擔心我 我自己會治癒自己 當我滿血復活時 不用你給我雞湯 我自己都會講古
0 1
-
敏感,是天賦也是枷鎖“敏感”這個詞,常常被誤解為“玻璃心”。但真正的敏感,更像是一種超強的接收能力。 想象一下:別人聽到一句普通的評價,可能左耳進右耳出。而你,不僅聽到了話語本身,還捕捉到了對方細微的語氣變化、眼神,甚至聯想到這句話背后的含義、過去類似場景帶來的感受……大腦瞬間處理了海量信息。 這種對情緒、氛圍、細節的敏銳捕捉,是很多創作者、思考者、共情者的寶貴天賦。它讓你對美有深刻體會,對他人痛苦感同身受。 然而,這份“天賦”的另一面,是過載。別人的一句無心批評,可能在你心里反復回響、放大,變成沉重的自我否定。
-
生命里第一個愛戀的對象應該是自己, 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在一個空間里安靜下來, 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 我相信,這個生命走出去時不會慌張。 ——— 蔣勛《孤獨六講》
-
“我們太迷戀結尾了。這個世界有那么多偉大的生命和美好的愛可以見證和體驗,但是只要結局不盡如人意,我們立刻覺得這是悲劇。或者正好相反,只要結局有一刻的救贖,一生的不公和痛苦都可以忽略不計。” ——湯米·巴特勒《抓落葉》
-
When you miss someone, but you cannot let it show. Not because you don’t feel it but because the world wouldn’t understand. So you carry it quietly like a sacred weight. No calls. No letters. No confessions. Just silent conversations within your heart. You think of them in passing winds, in dreams, in quiet hours when no one’s watching. You miss them not through words but through stillness. Through the space between what is said and what is felt. And in that space they live. 當你思念某人時,卻不能讓這種情緒流露出來。 并非因為你自己感受不到,而是世界無法理解。 因此,你要像背負神圣的重擔一樣默默承受它。 沒有電話。沒有信件。沒有懺悔。 只存在于你心底的靜默對話。 你會在不經意間想起他們,在夢中,在無人注視的靜謐時刻。 你思念他們,不是通過言語,而是通過靜默。 穿越言說與感受之間的那片空間。 他們就在這片空間里生活。
-
當我滿身疲憊的時候 只想要一個擁抱 一個肯定的眼神 甚至是一句我懂 就足夠了 不必擔心我 我自己會治癒自己 當我滿血復活時 不用你給我雞湯 我自己都會講古
-
什麼是格局? 當你想爭辯,卻選擇了沉默: 當你心裡委屈,卻還是扛起責任: 當你看不慣某些行為,卻依然保持尊重: 當你心中有萬句反駁,最後只回以一個微笑—— 這不是懦弱,而是格局。 格局小的人,常常愛酸人、講別人壞話, 因為自己過得不好,也不想別人好: 格局大的人,懂得強者互相成就, 只有弱者才彼此扯後腿。 真正的高度不是天生的, 而是歷練過、看多了、想透了以後,才有的寬廣。 心小了,什麼事都放不下: 心大了,風浪再大也能處之泰然。 想當大樹,就不會去跟小草比較: 將軍有劍,也不必對蒼蠅動手。 所以,位置不同,少說為妙: 認知不同,不必糾結: 三觀不同,講再多也只是浪費口水。 遇到爛人,及時遠離: 遇到爛事,懂得抽身。 看淡了,輸贏都是風景: 站高了,條條路都能走通。 人生走一遭,自渡是本事,渡人是格局。 天不會澆沒有根的草, 佛也不會渡沒有緣的人。 最後你會發現,提升格局, 不是為了贏過誰, 而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
Not every person is meant to walk with us until the end. Some are simply chapters—meant to teach, to challenge, or to awaken something within us. When someone chooses to leave, don’t chase. Your destiny is never tied to those who decide to exit your story. That doesn’t make them bad. It simply means their role in your life has been fulfilled. And when that chapter closes, resist the urge to reread it. What no longer belongs to your present doesn’t deserve space in your future. Let go. Turn the page. Your story is far from over—and the best parts may still be unwritten. 并非每個人注定要陪伴我們走到最后。有些人只是篇章而已——旨在教導、挑戰或喚醒我們內心的一些東西。 當有人選擇離開時,不要追上去。 你的命運絕不會與那些決定退出你人生故事的人捆綁在一起。 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好,而只是意味著他們在你生命中的角色已經發揮完畢。 當那一章結束時,要忍住不去重讀的沖動。 那些不再屬于你當下的事物,也不應占據你未來的空間。 放手吧,翻開新的一頁。 你的故事遠未結束——而最精彩的部分或許尚未展開。
-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不是因為太累, 而是因為長時間地壓抑、討好、隱忍, 為了配合別人,收起了自己的棱角和情緒。 你明明很委屈,卻笑著說“沒關系”; 你明明很不想,卻還得硬著頭皮應付。 不是因為你“好”,而是因為你“不敢”。 你怕得罪客戶,怕惹老板不高興, 怕親戚在背后說你不懂事, 怕朋友說你變了,怕伴侶覺得你難搞。 但你也知道, 每一次妥協,都在消耗你自己。 越壓抑,越疲憊; 越忍讓,越沒有邊界。 直到有一天, 你不再為了保住關系而委屈求全, 你敢說“不”,你敢離開那些消耗你的人, 你敢為自己爭一口氣而不是忍氣吞聲 你會發現, 你離自由越來越近了。 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都行, 而是你不再需要為了活下去,去違心地活著。 你有能力照顧自己,也有底氣拒絕別人。 那一刻你才明白: 自由不是遠方的生活方式, 而是從不再看別人臉色的那一刻, 開始發生在你心里的事。 不是你脾氣變大了, 而是你終于過上了不需要委屈自己的日子。
-
歌德曾經說過:「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以及整個命運的,只是一瞬之間。」 我們每天都在說話,大部分都是廢話。能夠改變命運的話,不僅鏗鏘有力,還會在關鍵時候冒出來。 人生的拐彎處、咬牙堅持時、迷茫時、決策時,遇到了溫暖的話,就像走進了春天一樣快樂。 當你嘆息「命該如此」的時候,還應該「如此這般」,為自己加油鼓勵,扭轉身邊人對你的態度。 春風來了,吹醒了大地。 炭火來了,驅趕了冰雪。 善意來了,成就了福報。 書本來了,墊高了厚度。 砥礪前行吧,馬上開始,別等待,別觀望
-
相遇是一種美麗的緣分, 正如 “ 張愛玲 “ 所說: 「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自己所遇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生命本是一場漂泊的漫旅 遇見了誰 都是一個美麗的意外 珍惜每一個可以稱作朋友的人 因為那是可以讓漂泊的心 駐足的地方 有時候會被一句話感動~ 因為真誠 有時候會為一首歌流淚~ 因為自然 要快樂不止此時 而是一生 生命是飄泊的雲 心是執著的風 懂得珍惜 心經過的地方 就會開出一朵美麗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