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真的愿意看見自己時》 維吉尼亞·薩提亞 當我真的愿意看見自己時, 我可能還會痛,但已經不再抱怨, 我深知,這痛,只因遇見真實的自己, 曾經那個不懂愛的自己。 透過痛,生命正在穿越和成長, 這個痛,跟其他任何人無關, 我接納并祝福,生命里經過的每一個人, 如果真的曾經相遇,無論是怎樣的形式, 必定都是一份禮物,一次恩典。 當我真的愿意看見自己時, 我可能還有傷,但我已不再盼人來療傷, 我深知,透過深入生命的實相, 我自己能夠療愈一切的傷口。 我不再去索取別人的愛, 當我能夠療愈自己,愛從我心里流出來, 我知道,總會有一天,我也會成為愛本身, 每一個經過我的人,都能夠聞到慈悲的芬芳。 當我真的愿意看見自己時, 我可能還有夢,但已放下所有的評判, 我看到,一切人和事,都只為成就我而來, 一切的發(fā)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淬煉的生命才有品質的芳香, 那些傷害過我的人, 不過是在加持我的成長, 我決定,從現在開始,除了我允許, 沒有人能夠傷害我自己。 當我真正愿意看見自己時, 我或許還會有期待, 但已放下所有執(zhí)著, 因果法則,公平對待每一個人, 果就在因里,種因無需問果。 我看到,我正在學習, 真正不自私地愛自己, 在通往自己的路上,我發(fā)現, 已全然接納一切的不完美。 當我真正愿意看見自己時, 我或許還有未知, 但我已經愿意去面對, 我深知,我的內在有一個真正的宇宙, 生命里所有的智慧,都在里面蘊藏和發(fā)酵, 我愿意,繼續(xù)了解和發(fā)現未知的自己, 不斷與真實相遇,我知道, 透過真正的了解自己, 我會真正了解生命,了解宇宙的奧秘。
0 1
-
好起來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自己!
-
期待本質是“未說出口的控制”。你期待他人按你的劇本走,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當期待落空,傷害的是你對關系的信任,也讓對方在“不被理解”里疲憊。少點期待,多些接納,反而能看見真實的彼此。
-
成熟不是沒有沖突,而是學會與內心的紛擾溫柔共處。
-
與“做不到”和解 允許自己‘做不到’,才是真的‘做得到’。允許自己“做不到”,并非妥協,而是給心靈松綁的智慧。我們總困在“必須做到”的執(zhí)念里,把“做不到”當作失敗,卻忘了緊繃的弦最易斷。 承認力有不逮,反而能卸下焦慮的枷鎖,以平和的姿態(tài)積蓄力量。當我們不再與“做不到”對抗,接納自身的局限,這份清醒與坦誠,恰恰是通往“做得到”的起點——畢竟,懂得彎腰的樹,才能在風雨后更挺拔地生長。
-
當你停止證明自己,別人的評價就傷不到你。
-
“接納自己,才是改變的開始。”——羅杰斯 ?
-
你不需要變得更好才值得被愛,就像森林不需要變綠才配擁有陽光。
-
生命的旅途,是自我滋養(yǎng)的征程。如這花兒,用自己的力量澆灌希望,綻放出獨有的絢爛。
-
卡爾·榮格說過:“只有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真正改變外部世界。”
-
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事情就會在你想不到的時候發(fā)生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