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候對方會讓我們覺得生氣,有可能這就是他的生活相處模式,因為他童年時期經常被忽視,所以他無意識的也想要推開你,讓他再次被忽視
0 1
-
人和人之間相處,有多少人懂得珍惜與回報。總有一些人,把別人的付出看成理所當然,習慣了得到,就不愿付出,習慣了索取,就忘了感激。 人就是這樣,你越是對一個人好,那個人越有恃無恐。仗著你的喜歡,得寸進尺,靠著你的包容,無法無天。一次比一次過分,一天比一天囂張。?所以不要對這樣的人太好了,只有把真心給值得的人,才不會受傷寒心。你所做的,能得到回饋,你付出的,才能被珍惜。
-
生活嘛,隨心即是滿分
-
有時候對方會讓我們覺得生氣,有可能這就是他的生活相處模式,因為他童年時期經常被忽視,所以他無意識的也想要推開你,讓他再次被忽視
-
感覺累的時候就停下來,我允許自己停下來,我允許自己停留在此刻,我允許一切發生,我允許一切如是
-
這類人處在“我好,你不好”的坐標,玩“你為什么總讓我失望的”游戲,讓受虐者自卑或自責,一無是處,而顯出施虐者的高人一等,以此加強自己的道德優越感。
-
療愈是在關系中的療愈 “我”還是希望有個人能不計較一切心疼我 擁抱“我”和“我”的傷疤
-
你會愛上誰,其實在童年時就已注定。 因為親密關系是原生家庭童年成長的輪回。 在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句話,是說:任何人主動做的事情,都意味著你在追求某種好處。而追求熟悉感,其實是重復,是為了療愈創傷。 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地帶有一些童年缺失,也正是這些缺失導致了雖然外表已經長大,但內在還是一個缺愛且脆弱的小孩。 而為了療愈這種缺失,就會想要去重復童年時的“未完成情結”。 希望可以在新的輪回中,新的關系中可以修復與療愈曾經那些“未完成情結”。
-
“越匱乏的人,越容易對曖昧上癮”曖昧也是一種欲望,這種欲望與愛情本身無關,更多是為了補足潛意識里所缺少的東西。一個人缺少什么,就會一直追尋什么;越是匱乏,就越想要從別處彌補。為什么有些人對曖昧關系上癮?-01曖昧上癮,滿足這類人的自戀心理有個好玩的概念——異性效應。同樣做一件事,你的搭檔是同性還是異性,會直接影響到這件事完成的進度和結果。跟同性一起做這件事,人會感到乏味無聊;當有異性出現的時候,人就下意識想要表現自己。人類也是如此。跟不同的異性曖昧,能讓一個人獲得很強的虛榮心,滿足感。就像有些男人在酒局上,常常喜歡炫耀自己的“感情經歷”。感情經歷越多,性伴侶越多的人,炫耀起來就越得意。曖昧成癮的人也是如此。一方面能滿足TA內心的自戀,一方面也能為他豐富的感情經歷,再添上一筆。 -02曖昧過程中的試探,遠遠大于得到后的幸福感人性是什么?與快樂比起來,人們對于痛苦的感知度更高。即使快樂與痛苦的量級是相同的,可人們也更關注痛苦而非快樂。在兩性關系里亦是如此。為何有些人對曖昧上癮?或許,TA在以往的感情經歷中,一直是供養者,是弱勢的,是討好的一方;或許,TA在每一段感情里都抓不住主動權;或許,TA對每一個伴侶都很好,但沒有得到相應的回饋。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終TA失去了對戀愛關系的追逐,轉身享受曖昧關系。而享受曖昧的快樂就在于:試探的過程,欲拒還迎的羞澀,將得未得的期待。深諳曖昧關系的人,從來都不為了最終的得到,只是享受跟不同異性接觸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