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一位母親交流中,說到對待孩子的態度。她說,不是提倡贊揚和鼓勵嗎?少批評多表揚。我說的是,贊揚和批評都是在控制管理孩子,批評就像吃苦藥,贊揚就像是吃膠囊或者糖丸,包裝了一下而已。實際目的是一樣的,只是方式方法有了變化。放手是放下控制,讓孩子學習自我管理。父母要做的是滿眼的欣賞,滿心歡喜對待孩子。父母有底氣有信心信任孩子。當孩子遇到困難向你請教時,才來一起面對困境,幫助他。平時做好后勤保障,內心篤定從容。這樣的態度會全息的傳遞給孩子。孩子才有自信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1 2舒心(情緒解決專家): 成為自己管理自己
-
接受現實,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走到這里來,可能需要克服諸多困難。比如,理所當然的期待,無數的“應該”。
-
很多事情不是用因為所以這樣的因果關系來思考就可以得到答案的。
-
有彈性的生活,是容納自己的不足,同時,就有空間容納他人的缺點和錯誤。
-
怎么樣是對自己好呢?努力向上是,物質滿足是,嚴格要求自己是,不苛刻自己是,允許自己犯錯是,允許自己是普通人是。也就是如其所是。
-
對一個事情的解釋有好多種,而我們往往習慣于固定的思路。這是讓人苦惱和困惑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如果把更多的解釋納入進自己的思維方式來,我們的生活就會有彈性,就會多了輕松和歡喜。
-
癥狀就是掩飾問題的謊言,也是真實的隱藏標記。
-
安靜了無牽掛的睡眠,是生活中的美好。新的一天開始了,帶著欣喜的眼睛打量這豐富多彩的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人和事
-
很多時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很多人都是穿著成人衣服的小孩。有著小孩的渴望,委屈無助,情緒化。歲月只是帶走了屬于小孩的童趣和可愛。
-
心理咨詢師在與來訪者工作時,要淡化職業角色,真實情感的表達,對于來訪才有治愈的效果。
-
憂傷痛苦煩躁無助等等,諸如此類的情緒都不是我們喜歡有的狀態。然而,誰又沒有體驗過這類的情緒呢?人的成熟和強大不是保持快樂的能力,而是呆在不舒服的情緒里,與自己的這種狀態保持連接。忍受也好,接受也罷。體驗著,感受著,不逃不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