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在當下,把過去與現在隔離。告訴那個害怕的自己,我會回來照顧你,但是我現在是安全的,請你放心,有時間我會照顧你(過去的害怕),我知道你是來提醒我的。
0 1
-
宮崎駿的這段回答,簡直太漂亮了! 別人怎么看自己,常常跟自己一點兒關系都沒有。 我們一旦在乎別人的評價,就遠離了自己,遠離了創造力。 我想起宮崎駿的一段經典訪談。 作為非常受歡迎的一位動漫電影創作者,在一次采訪中記者問他:您的作品在全球有那么多的受眾,您在創作時是如何考慮觀眾的? 宮崎駿說:我從來不考慮觀眾。 記者問:那么您作為導演如何去制作電影呢? 宮崎駿又說了一句:我不是導演。 記者愣住了:您不是導演,誰是導演? 結果宮崎駿回答:故事本身才是導演???。 后來他解釋道—— 很多時候他也并不知道該如何創作,但他相信每個電影故事都有其自身邏輯,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跟隨內心的感覺,讓故事指引著他去該去的地方。 這個回答,簡直太漂亮了! 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那些偉大的創作者,基本上都有這樣的做事風格—— 他們敢于追隨感覺,有一份穩固的「內在評價體系」,不輕易受外界的動搖。 相反,常陷入二三流困境的人,會不斷去琢磨別人怎么想,甚至深受他人議論的苦惱。 一旦太考慮別人的評價,人就會失去自己的節奏; 一旦背離了自己的感覺,人就會失去創造性。 只有忠于內心、忠于感覺我們才能夠真正投入到事情之中,去體驗、去探索、去做無限的創造; 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會展現出遠遠超乎正常水平的能力來。 這是一個全然不同的境界。??
-
無論如何,情緒都在你的內在發生。 它為了我們因應環境的刺激而做出指導和決策。 所以,接納情緒的發生是我們成長必由之路。 同時,接納情緒不是意味著可以隨意的向別人釋放你的情緒,所以懂得如何覺察和健康的釋放情緒變得尤其重要。
-
夢,還是把昨日翻閱了很多遍。 那是書頁翻動著心的聲響。 醒來的那聲嘆息把自己驚醒。 我竟然因為看清了人性而在數落這人性。 那是驚雷劃破天際的微笑。 明亮的月光終于照進了我心里。 我們的成長不是鄙視他人的“我執”。 了解人性的狹隘是為了寬容; 了解人性的喧囂是為了慈悲。 你只有承認他人生命的“我執”。 你才算真正放下了你生命的“我執”。 切不必用擔心的名義去高尚。 我的存在,是為了點燃心里愛的火光。
-
此刻,你是輕盈且新鮮的嗎? 假若是沉重的,那是你把昨日的煩惱帶入了此刻。 從來,你都不是昨天的你,明日也從不會在此刻到來。 放棄對過往的思慮并不容易,因為思考最善于懷疑。 但懷疑終究無法讓人感到篤定的寧靜。
-
如何超越你的恐懼,以及生活的困境? 我的答案是:“我正在經歷”! 或者說,此刻我在經歷外在動態的體驗沖擊。 我只是一個體驗者: 所以 你不是咖啡; 你不是憤怒; 你不是病痛; 你不是懷才不遇; 你更不是一個懦弱或者堅強的人。 所有的定義是因為你此刻的體驗,但你永遠可以以你想要的方式定義你自己。
-
如果要糾正一個人缺點,你每天都可以去糾正它,但它會讓你的內心充滿焦慮。 當你常常去欣賞一個人時,它不會讓你失去什么,反而讓你的內在充滿歡喜。
-
睡前端詳我為您而作的涂鴉 想起您的詩情畫意豪氣奔放 無由的有晶瑩剔透淚潸然下 您說是飛鳥偶爾飛出森林外 您當象鳥飛向您念念不忘山 哪怕有冰雨沉甸了振翔的翅 您當象鳥飛向您向往的那山 就算尾翼被拉扯阻上了向前 用大愛蒙蔽了小我的真性情 不是由衷的給予注定累又傷 當我像鳥一樣飛向我往的山 天空已沒有痕跡而身已飛過 我已飛過那輕風微拂的森林 我已飛過那廣袤無際的藍天 我愿跟白云嬉戲和風兒追逐 這自由賜予我無窮的生命力 自在的飛吧,在盡情里 自由的飛吧,在想要里 當我勇敢表達真實的想要 我本俱足的力量金光閃閃
-
希望你允許自己而不是放縱,做到真正的愛自己,什么時候都不會晚。
-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一個屬于女性的日子。我看到朋友圈里,商家們推出節日折扣,孩子們送上手工卡片,職場上有人說一句“今天別加班,回家好好休息”。但這些短暫的儀式,我感嘆,能否真正觸及媽媽們的疲憊? 自從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媽以后,我覺得世界總是給媽媽們貼上“偉大”的標簽,卻從不問她們是否愿意承受這份“偉大”。 媽媽要什么?媽媽想要自由、想要成長、想要喘口氣,但這個世界卻告訴她:你要成為“完美母親”。 你要犧牲自己,成全孩子: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你的時間就不再是你的,而是圍繞著孩子的課程表、作業表、成長表無限旋轉。 你要無所不能,絕不失誤:孩子的教育、生活、心理,全都由你負責。你焦慮嗎?累了嗎?沒人關心,社會只會問:“你安排得夠好嗎?” 你要永遠撐住,不能崩潰:累了?崩潰了?有人會勸你“別想太多”,但如果你真的放手,社會又會指責你“不夠盡責”。 這個世界期待媽媽們成為超人,可我們真的只是凡人。 今天,同樣作為媽媽的你,還好嗎?
-
女神節感想:愛自己才是通向一切的大門,愛自己從接納自己開始,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