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2歲,歐陽姓,中華姓氏之一,為漢姓復姓之首[34]。歐陽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歐陽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無余于會稽,到了越王無疆,被楚所滅,無疆子蹄更封于烏程歐余山之陽(古人稱山體的南面為山陽),封為歐陽亭侯,遂以為氏,他的子孫因而姓“歐陽”。[1][2],歐陽姓郡望為渤海。 宋朝時,歐陽姓約有22萬多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9%,排在第六十九位,為百家大姓之一,位列宋版《百家姓》復姓的第4席,人口總數居復姓首位。據2006年《中國姓氏三百大姓(中)》,當代歐陽姓的人口約88萬,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7%,排在全國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廣東、江西,這三省大約占歐陽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河南、陜西、四川、湖北等。湖南為當代歐陽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歐陽姓總人口的43%。全國形成了以湖南為中心的歐陽姓聚集區。 [2],歷史上重要的歐陽姓人物有:東越王歐陽搖、西漢博士歐陽生;東漢汝南太守歐陽歙;唐朝書法家歐陽詢;五代后蜀翰林歐陽炯,尚書左丞、寧江軍節度使歐陽彬,博士歐陽詹;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元朝修宋、遼、金三史總裁官歐陽玄;明朝右僉都御史歐陽重。,中文名,歐陽,外文名,Ouyang,得姓方式,以亭為氏,得姓始祖,越王勾踐[3],郡 望,渤海郡[2],堂 號,畫荻、六一、渤海等,主要名人,歐陽詢、歐陽修、歐陽予倩,人 口,88萬(2006年數據)[2],姓氏排名,149位[2],主要分布,江西、湖南、廣東[2],
8個擁抱
3條評論
106次閱讀
35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