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可以說是最新。 和他們對視的話,在那些眼神中,除了受傷,還能看到深深的困惑: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嗎?我應該怎么改呢? 按照這樣的邏輯去苦思,是沒辦法得到一個令人解脫的答案的。 因為,對于很多不幸來說,“運氣不好”就是最終的原因了。 因為運氣不好,你遇到了一些糟糕的人,陷入了一個糟糕的境地。其實,也不是你“不合群”,而是這個群“不合你”。 但有時人們不愿意相信這個原因。 因為,這聽起來雖是一個寬慰——在說不是你的錯;可同時,它也是在嘲笑我們,起碼在這一件事上,無能無力、無可掌控。 很有意思,在生命的最初幾年,我們飛快地學會了如何控制——控制自己的身體、控制他人的反應.....然后在漫長的歲月里,我們要花更多的時間,磕絆著學習如何與那些“不可控”相處。 而,如果不能承認有些不幸的發生,僅僅是因為“運氣不好”,如果不能接受世界上有隨機發生、不受控制的噩運,那么:n做為當事人,我們就無法放過自己。n做為旁觀者,我們就走不出“受害者有罪論”的陷阱。 學生時期,我見過不少遭遇校園冷暴力、被排擠被取笑,所謂“不合群”的人。 和他們對視的話,在那些眼神中,除了受傷,還能看到深深的困惑:為什么?為什么這樣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是我哪里做的不好嗎?我應該怎么改呢? 按照這樣的邏輯去苦思,是沒辦法得到一個令人解脫的答案的。 因為,對于很多不幸來說,“運氣不好”就是最終的原因了。 因為運氣不好,你遇到了一些糟糕的人,陷入了一個糟糕的境地。其實,也不是你“不合群”,而是這個群“不合你”。 但有時人們不愿意相信這個原因。 因為,這聽起來雖是一個寬慰——在說不是你的錯;可同時,它也是在嘲笑我們,起碼在這一件事上,無能無力、無可掌控。![]()
8個擁抱
7條評論
332次閱讀

網友
心理咨詢師崗位認知
2025-03-26 14:3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