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洪文
11250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關 注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關 注

個人原創
你真的會“活在當下”嗎?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2025-09-19
14
0
?? 解開“時間打結”的奧秘,找回真正的當下??
朋友焦慮時,你會說“別想太多,要活在當下”;自己迷茫時,也會用“活在當下”來安慰自己。
但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難道就是吃吃喝喝、及時行樂嗎?我們可能從未真正理解過“當下”。真正的“活在當下”,是一種需要學習和練習的心理能力。
朋友焦慮時,你會說“別想太多,要活在當下”;自己迷茫時,也會用“活在當下”來安慰自己。
但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難道就是吃吃喝喝、及時行樂嗎?我們可能從未真正理解過“當下”。真正的“活在當下”,是一種需要學習和練習的心理能力。

? 01 超體:一個沒有時間的世界
張沛超老師提出了一個概念——“超體”。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宇宙的全部存在。
在這個“超體”里,根本沒有時間這回事,所有發生過和即將發生的事都同時存在。我們之所以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只是因為我們人類大腦的“出廠設置”就是這樣。就像螞蟻在一個球上爬,它以為自己在前進,其實球本身是靜止的。
這個觀點告訴我們,我們對時間的焦慮感,從更宏大的視角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張沛超老師提出了一個概念——“超體”。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宇宙的全部存在。
在這個“超體”里,根本沒有時間這回事,所有發生過和即將發生的事都同時存在。我們之所以能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只是因為我們人類大腦的“出廠設置”就是這樣。就像螞蟻在一個球上爬,它以為自己在前進,其實球本身是靜止的。
這個觀點告訴我們,我們對時間的焦慮感,從更宏大的視角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 02 時間打結:心理問題的真正根源為什么一些過去的事能持續困擾我們?為什么沒發生的壞事讓我們焦慮不已?我們的心理煩惱,本質上都是 “時間打了結”了
明明是多年前的舊事,在心里卻像剛發生一樣鮮活(過去纏住了現在)
還沒發生的壞事,感覺卻像注定會發生一樣真實(未來綁架了現在)
過去跑到了當下,未來也跑到了當下,而真正的當下已經被擠壓到不知道去哪里了,當有人跟你說,你不要去想啊,就活在當下,這有助于去找到真正的當下,但是我們發現會很難,因為過去和未來都在捆綁著我們,因為這些沒被我們充分體驗過的過去和未來,避無可避。
這種時間感的錯亂,讓我們無法安寧。重度抑郁的人,未來的維度消失了,感覺不到任何希望;而焦慮的人,過去的維度消失了,無法從經驗中學習。
明明是多年前的舊事,在心里卻像剛發生一樣鮮活(過去纏住了現在)
還沒發生的壞事,感覺卻像注定會發生一樣真實(未來綁架了現在)

這種時間感的錯亂,讓我們無法安寧。重度抑郁的人,未來的維度消失了,感覺不到任何希望;而焦慮的人,過去的維度消失了,無法從經驗中學習。
?? 03 當下化:解開時間心結的鑰匙心理治療發現,化解心結并不一定要苦苦追憶過去,更有效的方法,是學會如何更好地活在此時此地,這個過程叫做“當下化”。
什么是當下化?
就是那些模糊的、困擾我們的感覺和回憶,拉到此時此刻,讓它變得清晰、飽滿,被我們充分體驗到和認識到。就像把冷飯團重新拿到當下,把它加熱、弄散、細細品嘗,直到徹底消化掉。
兩種當下化的技術:
透過關系看自己(精神分析)
發現自己總是反復陷入同一種人際關系矛盾?總覺得權威像父母一樣挑剔你?這在心理學上叫“移情”。治療師會幫你意識到:你不是在生老板的氣,你可能是在生“內在父母”的氣。通過在治療關系中(當下)識別出這個模式(過去),這個心結就被“當下化”了。
聆聽身體的信號(聚焦療法)
另一種方法更直接:關注你身體此刻的感覺。當你想到煩心事時,喉嚨是不是發緊?胸口是不是發悶?別急著分析,先去仔細體會那種緊繃感、悶堵感本身。當你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身體感覺上,那種模糊的煩惱反而會變得清晰,并開始轉化和流動。
什么是當下化?
就是那些模糊的、困擾我們的感覺和回憶,拉到此時此刻,讓它變得清晰、飽滿,被我們充分體驗到和認識到。就像把冷飯團重新拿到當下,把它加熱、弄散、細細品嘗,直到徹底消化掉。

透過關系看自己(精神分析)
發現自己總是反復陷入同一種人際關系矛盾?總覺得權威像父母一樣挑剔你?這在心理學上叫“移情”。治療師會幫你意識到:你不是在生老板的氣,你可能是在生“內在父母”的氣。通過在治療關系中(當下)識別出這個模式(過去),這個心結就被“當下化”了。
聆聽身體的信號(聚焦療法)
另一種方法更直接:關注你身體此刻的感覺。當你想到煩心事時,喉嚨是不是發緊?胸口是不是發悶?別急著分析,先去仔細體會那種緊繃感、悶堵感本身。當你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身體感覺上,那種模糊的煩惱反而會變得清晰,并開始轉化和流動。
?? 04 真正的活在當下,是讓體驗飽和
真正的“活在當下”,既不是逃避過去,也不是忽視未來。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當前的這一刻,讓這一刻的體驗變得無比清晰和飽滿。當你完全沉浸在當下,品嘗食物的美味,感受微風拂過,或徹底體會一種情緒時,你就是在解開“時間的結”,與那個更大的、沒有時間的“超體”連接。
這種能力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培養:
替代性正念:當一個人自己無法達到飽滿的當下體驗時,治療師或伴侶可以暫時替代他完成這個過程
合作性正念:兩個人共同創造和分享當下的飽滿體驗
真正的“活在當下”,既不是逃避過去,也不是忽視未來。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到當前的這一刻,讓這一刻的體驗變得無比清晰和飽滿。當你完全沉浸在當下,品嘗食物的美味,感受微風拂過,或徹底體會一種情緒時,你就是在解開“時間的結”,與那個更大的、沒有時間的“超體”連接。

替代性正念:當一個人自己無法達到飽滿的當下體驗時,治療師或伴侶可以暫時替代他完成這個過程
合作性正念:兩個人共同創造和分享當下的飽滿體驗
?? 結語:活在當下的真正意義
所以,下次再勸人“活在當下”時,不妨說得更深入一點:它不是逃避,而是更深的投入;不是忘記,而是更徹底地體驗。當我們能處理好每一個當下,讓每個體驗都充分飽和,整個生命自然會變得通透和豐盛。這需要練習,但一旦掌握,將帶來生命質量的質的飛躍。
真正的活在當下,不是簡單的生活態度,而是對生命本質的深刻領悟和體驗飽和的狀態。
所以,下次再勸人“活在當下”時,不妨說得更深入一點:它不是逃避,而是更深的投入;不是忘記,而是更徹底地體驗。當我們能處理好每一個當下,讓每個體驗都充分飽和,整個生命自然會變得通透和豐盛。這需要練習,但一旦掌握,將帶來生命質量的質的飛躍。
真正的活在當下,不是簡單的生活態度,而是對生命本質的深刻領悟和體驗飽和的狀態。
0人已踩
0人已贊
專欄文章更多
到底怎樣才能“讓自己成為自己,讓他人成為他人”?
文章通過咨詢室對話探討了人們如何在他人期

你和穿越者的差距,其實只有一點點!
文章通過對比普通人與穿越者的心態和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