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導性的心理咨詢的含義
指導性的心理咨詢是羅杰斯在強調自己的觀點是“非指導性的” (non-directive)這一命題時,給傳統的心理咨詢的命名。因此,稱自己的觀點是“指導性的”的咨詢專家是不存在的。特別是,自從羅 杰斯批判了傳統的心理咨詢以來,“指導性的”這一詞已經不常使用。但是,湯恩(1944)批判了非指導性的心理咨詢(求詢者中心療 法),旗幟鮮明地稱自己的觀點是‘指導性的”向‘非指導性的”心理咨詢提出了挑戰。
但是,湯恩所提出的指導性的心理咨詢,實際上所采用的咨詢技術、方法均與非指導性的相類似。只不過,他更強調咨詢者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認為在咨詢過程中的某個時候,給予來訪者味詢部以適切的指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咨詢效果。
當然,湯恩自己并不認為“指導性的”這一用語就那么恰當。只是,他認為由于羅杰斯“非指示”的治療方法和咨詢方法的普及與 流行,作為“指導性的”這一傳統的心理咨詢方法,面臨著被遺忘和被放棄的危機,必須給予一定程度的重視。因為無論是傳統的心理咨詢還是非指導性的心理咨詢,都有其特有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作為一種觀點和立場,在其效果、技術等各方面的妥當性、有效性尚未得到足夠的論證之前,任何偏執于一方的做法都是應該盡力避 免的。
另外,指導性的心理咨詢強調,作為咨詢者,必須掌握各種心理 治療體系和精神病理學知識,并且能熟練掌握各種行之有效的臨床方法和技術。之所以要強調這些,是因為指導性的心理咨詢,作為咨 詢專家必須承擔全部的治療責任。這是指導性的心理咨詢與其他心理咨詢不同之處。
二、指導性的心理咨詢的基本原理
湯恩的指導性的心理咨詢,其基本想法是以試圖整合心理學龐大 的科學資料和技術作為一個實踐體系,從而組織更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詢這一動機為出發點的。因此,這一心理咨詢的基本觀點,可以 說是全面人格分析的方法和嚴密的精神病理學體系的密切結合。
(一)心理學科學知識、技術的整合
根據湯恩的基本觀點,作為心理咨詢必須整合各種心理學知識、技術作為自己的方法論。諸如心理學各學派中,實驗心理學中的感覺、知覺、記憶和聯想等,格式塔心理學的全面觀,行為主義心理學刺激的作用和學習的基礎等,都提供給心理咨詢各種重要的理論根據。精神分析學則更強調人格深層的力動原理。認知心理學 則更重視認知因素和大腦皮質的機能。另外,神經、生理學研究成果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依據。
指導性的心理咨詢還重視諸如對意識、無意識、暗示、催眠等精神病理學現象的研究成果的靈活應用。指導性的心理咨詢強調自我防 御和行為的意識傾向,認為強化來訪者的自我防御機能,是心理咨詢的重要內容。
(二)指導性的必要性
由于來訪者的一個重要特點,可以說如果沒有一些指導性的心 理援助的話,僅依靠來訪者自身則無法求得問題的解決。為此,作為咨詢者應該對來訪者進行有關的分析,在系統地考慮問題解決的 最有效方法的基礎上決定心理咨詢的方向,以減少來訪者的試行錯誤,促使來訪者早日獲得自我指示(self--direction)的力量及適應社會和現實的最低能力。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較好的、成功的咨 詢目的,慎重而適切的指示,可以發揮特別的效果。
(三)不適應的原因及治療的目的
認知能力可能是導致不適應的重要原因。同時,導致不適應的感情原因所產生的問題主要有:第一,反應性感情障礙;第二,體質性反應或某種習慣性反應障礙。前者比后者發生的頻率高,治療 相對容易。也就是說,某些精神障礙的消除,可以嘗試通過對感情側面和沖動側面的改善,即可達到預期的效果。
因此,在咨詢的初期,必須首先明確之所以不適應的原因是由 于情緒混亂所造成,還是因為不適應而引起情緒混亂。
如果說人的某些行為是由無意識的、情緒的、沖動等原因所決 定的話,可以認為不適應也是由生理的、機械的原因而產生。如果是由于在成長過程中所存在的某種障礙,或自身無法實現自我防御機能的調節而引起心理不適應的話,有意識地提高來訪者的認知能力,可以促進問題的解決。
但是,由于來訪者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認知能力的提高需要 咨詢者的具體指示。根據湯恩的解釋,心理咨詢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來訪者的認知能力的提高,以取代情緒的、沖動的行為 為合理行為。為此,僅局限于非指導性的咨詢是達不到很好的效果的,必須充分使用指導性的咨詢技術。
其后,湯恩(1953)更加重視學習因素的作用。他認為,心理 咨詢的效果,都必須通過學習心理學給予充分說明。
指導性的心理咨詢強調,由不適應向適應的這一整個健康的恢復過程中,學習和再學習是問題的根本之一。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咨詢者必須承擔指導的責任。
三、指導性的心理咨詢的一般技術
如前所述,指導性的心理咨詢強調在咨詢過程電應該以各種理 論方法和技術為依據去進行。作為其基本方法,首先記錄來訪者的主訴,收集有關主訴中的 個人資料,在分析這些資料的基礎上,明確產生心理不適應的原因,對應這些問題,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和咨詢技術。可以說,現在一般所進行的臨床』動理學的方法基本上就是這種方法。狹義地來理解的話,心理咨詢的咨詢過程,就是對應診斷的結果,采用相應的治療或咨詢技術的過程。 指導性的心理咨詢的咨詢過程,其咨詢所采用治療技術或咨詢的進行方法,依存于對來訪者的個人資料進行分析及對資料分析結果 的解釋。因此,資料分析及其解釋這一過程,是指導性的心理咨詢過程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指導性的心理咨詢的過程
1.信賴關系的形成
為了達到較好的咨詢效果,咨詢者與來訪者之間形成相互信賴 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使來訪者能夠無抵抗地接受來自咨詢者的解釋、忠告、勸慰和指示。這種信賴關系的形成,也是促進來訪者行為型學習的先決條件。
2.接納與解脫
咨詢者與來訪者之間信賴關系形成以后,通過咨詢者的指示學 習,促使來訪者能從被壓抑的情緒、問題中解脫出來,以接納現實的、確切的自我。
3.分析與討論
在親切輕松的接給氣氛中,咨詢者和來訪者就來訪者自身所存 在的某些非現實的情感、思維方式、不正確的態度或錯誤的看問題方法等展開討論。在分析和討論中,應盡可能地避免主觀性的指責 和批評性的議論。這樣做的根據,就是為了使來訪者能自己去提出自身存在的問題,自己去糾正這些問題,從而保有這種自己解決問 題的獨立的能力。
4.表明新的態度和問題解決的方法
在給予來訪者自己去解決自身問題的機會之后,可以向來訪者 提供、表明某些新的態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5.制定具體的課題計劃
每周所要解決的問題、內容等必須明確。制定出課題計劃之 后,可以根據這一計劃達到咨詢目的。
6.導入新的人生現
指導性的心理咨詢的最終目標,是促使來訪者改變人生觀。也就 是說,通過新的人生觀的導人,可以幫助來訪者確立適宜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7.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指導性的心理咨詢強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養與基本訓練。為了達 到這一目的,應該:
①形成完成某一課題計劃時始終如一的習慣:
②來訪者傾吐真情;
③選擇目的、制定計劃、以期成功;
④努力使來訪者形成迅速果斷的品質;
⑤參加某些游戲或運動比賽;
⑥回避某些潛在易發的沖突;
⑦過有規律的生活,形成健全的日常生活習慣。
由以上可見,指導性的心理咨詢過程,特別強調咨詢者必須具備 卓越的洞察力和專業知識、技術,還要求在咨詢過程中充分發揮創造性。看起來,似乎指導性的心理咨詢不過是在整理有關來訪者的資 料,依據一定的理論,應對來訪者的問題而且。而實際上,在什么時候,對推,以何為理論依據,選擇什么樣的技術和方法等,卻是 一件很難的事情。正因如此,這種咨詢方法往往被某些咨詢者敬而遠之。
(二)暗示、說服和忠告
指導性的心理咨詢特別重視暗示(suggestion)、說服(persuasion) 和忠告(advice)等咨詢技術的運用。這些技術的根本目標,是促進 適切行為的學習和形成。
湯恩指出,為了更好地發揮暗示、說服和忠告的效果,必須掌 握以下基本原理:
1.最小限度地使用。只有來訪者所存在的心理不適應癥候需 要使用這種方法時才能使用。
2.不可過早使用。緊急情況時除外,在尚未明確所存在的問 題之前,不可使用。只有在心理咨詢初期階段,來訪者有了接納和允可的態度,后期階段來訪者有給予協助的姿態時方可使用。
3.不可頻繁使用。應該在非常有必要的時候方可使用,如果 隨便使用的話,會降低這一技術方法的價值。
4.通過非人格的態度予以使用。道德的、批判性的、評價的,不一定必須和人格結合在一起。
5.讓來訪者分擔責任。這種方法是讓來訪者在接受咨詢者提 示的基礎上,擴大自己的視野。因此,決定行動過程的主要責任,應由來訪者承擔。
6.靈活的語言藝術。臨床經驗表明,這種方法、技術的運用 需要咨詢者掌握靈活的語言藝術。
以下舉幾個圍繞來訪者的某一想法,咨詢者做出的恰當的和不 恰當的語言表達形式:
(恰當的表達形式)
“對于這個問題,我倒是有一個別的想法是…??”
“你考慮一下,這是一個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嗎?”
“你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嗎?”
“這是一個最灑脫的方法嗎?我看不一定…??”
“為了……,你認為應該怎么辦呢”’
(不恰當的表達形式)
“我認為你應該……?”
“怎么辦好呢?我們核計一下吧。”
“我如果是你的話,我肯定會……”
“對,這是最好的辦法。”
“我希望你能夠……”
“你必須這樣,否則……?”
湯恩認為,過去傳統的心理咨詢之所以不能發揮很好的效果, 就在于沒有理解暗示、說服和忠告的原理。其實,這一技術和方法只有在科學可能的范圍內才能發揮其效果。
四、指導性的心理咨詢的基本原則
湯恩指出,為了更好地實現咨詢過程的任務,更有效地使用暗示,說服和忠告等咨詢技術,就必須堅持以下的基本原則。
(一)專業的權威原則
必須重視咨詢者作為權威性的存在,以確立咨詢關系。
1.咨詢者的容貌儀表、言談舉止的影響力,咨詢時的時間限 制和咨詢場面限定等都必須符合一定的規范。
2.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咨詢者必須始終獲得來訪者的充分信 賴,以建立對來訪者的權威意識。
(二)合理的指示原則
暗示、說服和忠告等必須在符合來訪者的合情合理的范圍內進 行。
1.暗示、說服和忠告必須限定于問題的解決。
2.暗示、說服和忠告必須由咨詢者慎重選擇適宜的語詞來進 行。如果來訪者做好接受來自咨詢者的暗示、說服和忠告的心理準備的話,這一咨詢的技術和方法的效果才能好。
(三)注意力集中的原則
只有在來訪者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時,才可能取得較好的咨詢效 果。
1.為使來訪者集中注意力,需要幫助來訪者減輕心理抵抗和 感情的防御反應,采取合理公正的。無批判的態度向來訪者提供某些暗示、該團和忠告。
2.為防止注意力分散,與適切的情緒態度結合起來使用暗示。 說服和忠告等咨詢技術,必定會提高咨詢效果。
(四)逆反效果的原則
如果能有效地防止出現逆反心理,可以促進咨詢活動的順利展 開。
1.應盡量避免向來訪者提出過于苛刻的要求,以避免逆反效 果。
2.不強要來訪者做某些努力,在一種自然放松的氣氛和狀態 下,反而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間接的原則
1.如果能使來訪者感覺這些來自咨詢者的暗示、說服和忠告 正是自己所想過的,這樣無疑可以促進咨詢的有效開展。
2.任何強制性的指示,都將造成咨訪雙方之間產生心理緊張, 因此應注意間接的提示。
(六)支配的感情原則
1.暗示、說服和忠告如果能與此時支配來訪者的感情因素相 結合的話,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2.違背來訪者的支配感情的暗示、說服和忠告,就無法期待 良好的咨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