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年,心理咨詢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但就我接觸到的熟人,朋友,親戚,以及來訪者們來說,很多人對心理咨詢存在著誤解:
一、心理咨詢就是你問我答嗎?
很多人覺得心理咨詢和法律咨詢,商務咨詢差不多,就是問問題,然后心理咨詢師們來回答這個問題,問題就解決了,或者我問問題,你給我個方法,我按照那個方法做,我的煩惱就消失了。
其實哪有這么簡單,也不可能這么神奇。心理咨詢包括很多知識和技術,在咨詢中,來訪者會述說自己的煩惱,咨詢師傾聽,觀察,分析,解釋,質對,引導來訪者領悟等等,咨詢師需要應用所學的各種心理學知識來靈活面對來訪者。每個來訪者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獨一無二的的成長經歷,性格,家庭環境和故事。所以針對每個來訪者的咨詢都是不一樣的,哪怕是面對有同樣癥狀的兩個人。
除了語言溝通外,咨詢師與來訪者的關系也非常重要,尤其體現在以精神動力學為主的咨詢中,咨詢師的不帶評價貶低的中立性,往往成為來訪者修復以往情節和關系的主要因素。
二、去做心理咨詢的都是有精神病的。
如果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人格障礙,雙相障礙,嚴重抑郁癥,嚴重焦慮癥等,首先應該去看精神科醫生,在醫生的建議下看是否能做心理咨詢。有些疾病,是需要服藥病情穩定了才可以做心理咨詢的。
其實心理咨詢應用的領域很廣泛,比如戀愛問題,婚姻問題,家庭關系,親子關系,青春期心理,職場壓力,離婚,移民,遭遇應激事件,喪失親人,重大疾病的心理調適等等,當你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心理問題,又很痛苦時,不妨去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心理咨詢只是一項服務而已,并不是你去做了心理咨詢就證明你有病了。
三、心理咨詢師應該都是有愛心的,為什么要收費?
就如前面所說,心理咨詢只是365行里面的一種職業而已,既然是職業,是服務,就應該收費,不是嗎?心理咨詢師用其專業的付出為您提供服務,您最簡單的回報就是約定好的費用。
其實做心理咨詢是很耗神的一件事,如果一個個案一次咨詢用了50分鐘,這50分鐘后咨詢師要寫個案記錄,要為這個個案設計方案,查找資料,為保證咨詢質量,還要自己花錢請督導師來對個案進行督導,花在這個個案上的時間也許3倍5倍不止。
四、心理咨詢可以用QQ嗎?可以用EMAIL嗎?可以電話咨詢嗎?
我遇到的很多來訪者,都是加我QQ,然后在QQ上打字問問題,覺得這就是咨詢了,或者給我發EMAIL,期待我給他一個答案。
QQ上的文字溝通或者EMAIL,可以作為剛開始雙方剛接觸時了解情況的方式,但是正式的咨詢肯定不能用這樣的方式。因為我們的思想轉化成文字,再被對方看到和理解,這中間不知道會漏掉多少信息,增加多少誤解。再加上我們又不是作家,文字表達能力都有限,造成的誤解更多了,所以沒辦法作為咨詢的主要途徑。
電話咨詢當然要比文字咨詢好一些,但是如果條件允許,視頻和面對面咨詢也很重要。因為來訪者本人長相,打扮,氣質都是很重要的信息,另外人們的肢體語言其實很重要,很多時候肢體語言更能表達你的心情和想法。
五、心理咨詢一次就可以了吧?
心理咨詢沒有一次就可以的。其實嚴格來說第一到第四次咨詢都是用來收集資料,了解和評估你這個人,你的問題,以及這個咨詢師是否適合你,接下來的才是正式咨詢。
一個人的成長經歷多復雜,作為一個外人來說,心理咨詢師要充分了解你,必然要收集你盡可能多的資料,比如你的童年經歷,你的成長經歷,你的家庭,父母是什么樣的人,你現在的狀況,你的性經歷等等。如果一個咨詢師什么都不了解,就開始給你解釋,建議,那這位肯定是不負責任的咨詢師。
一般來說普通問題可能5-20次,嚴重的問題有的需要做好幾年,幾百次的心理治療。當然這也跟療法有關。
六、心理咨詢為什么要限定時間?
每次咨詢50分鐘左右,是弗洛伊德老人家經過多年經驗研究推敲出來最適合咨詢的時間,一直沿用至今,每次咨詢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那來訪者和咨詢師都會感覺很疲憊,畢竟心理咨詢是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不同于一般的聊天,并不是時間越長越好。短于這個時間會收集不到足夠的信息,沒有足夠的處理時間,咨詢效果也不好。當然超出幾分鐘一般也是常見的。
作者:陶燕琳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