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的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知如何開口說話”。
聽到這里,你們一定都猜到了他們是誰。他們就是那些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內心感到孤獨、無助又恐懼,并非是他們刻意遠離常態化的生活與世界,而是無奈又小心地面對著這個偌大又陌生的世界。
他們的行為不被大眾理解,甚至連父母也無法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然而,不是父母不愛他們,也不是他們故意遠離父母,只是他們沒有學會與父母溝通與連接的方式。
說到孤獨癥或許每個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但是如何走進他們的世界,又如何真正地了解他們,大部分人的感受可能都是無從下手。
孤獨癥其實是一種因正常發展過程受到嚴重破壞而出現的一種障礙,通常出現在生命的前兩年。會導致兒童語言、游戲、認知、社交和適應等功能嚴重受損,從而在發展過程中越來越落后于同齡伙伴。其病因目前尚未明確,但有關研究表明,起因在生理方面,如腦的某些部位神經異常。
孤獨癥兒童不會像其他正常的兒童那樣學習。他們似乎不能理解簡單的言語溝通和非言語溝通,也會因感覺輸入而感到困擾,并不同程度地游離于周圍的人和事。他們醉心于某些妨礙其游戲發展的活動和事物,對其他小朋友沒有什么興趣,也不會通過觀察和模仿他人進行學習。
那么,我們如何走近這些來自星星的孩子們,并陪伴他們健康成長呢?
我們需要真正地去了解他們的世界,去接納他們。并非他們喜歡獨處,喜歡安靜地呆在某個看似安全卻又黑暗的角落,如夜空般遙遠又寧靜。
只要我們能嘗試著用耐心與愛心,去慢慢地走近他們,去用他們能接受、能讀懂的方式去陪伴,就如陪著蝸牛去散步般,一點一點地做,一步一步地走,相信他們會看到我們溫馨的笑容,會感受到我們伸出的溫暖的手。
微笑會傳染,溫暖會傳遞,最終我們的努力一定會迎來星星的孩子們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
眾人拾柴火焰高,讓我們一起攜手關愛“星星的孩子”。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