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孩子是否有多動癥
兒童多動癥有兩大主要的癥狀,即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多。
A、注意障礙:注意障礙一直被公認為本癥最主要的表現之一。表現為上課不能認真聽老師講授,易受外界的細微干擾而分心,做作業也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做事不能堅持始終,不能按照規則、要求去完成等等。
B、活動過多:活動過多為另一常見的主要癥狀。可表現為明顯的活動增多,或小動作嚴重增多。患兒過分地不寧靜,如來回奔跑,在教室內不能靜坐,常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或站起等等。
但如何評定一名兒童是否活動過多,首先應結合患兒的年齡、性別及智商,與同齡兒童比較。其次,應了解患兒活動的環境,如在操場上又跑又叫是正常的,而在教室內上課時跑動或高聲大叫則應考慮是否有問題。再者,應了解活動的性質,患兒的行為常常唐突、沖動、富于冒險性和破壞性等。其活動與正常兒童比較常常不僅有量的差異,還有質的不同。
兒童多動癥的診斷標準
根據國際診斷標準,這類兒童必須有注意渙散、沖動任性、活動過多三個特征。
1、 注意渙散(至少具備下列3項)
⑴、作事情往往有始無終。
⑵、上課常常不聽講。
⑶、注意力容易隨境轉移。
⑷、很難集中思想做功課和從事其他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的事情。
⑸、很難堅持做某以種游戲或玩耍。
2、 沖動任性(至少具備下列一項)
⑴、往往想到什么就作什么。
⑵、過于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
⑶、不能有條不紊地做事情。
⑷、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⑸、常在教室里突然大聲叫喊。
⑹、在游戲或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輪換。
3、 活動過多(至少具備下列兩項)
⑴ 、坐立不安。
⑵、經常奔跑。
⑶、難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⑷、躺在床上還常常扭動翻身。
⑸、終日忙忙碌碌,沒完沒了。
⑹、7歲以前開始出現多動現象。
⑺、至少持續6個月以上。
在應用上述診斷標準時,應注意應注意以下兩面三點:
第一,在允許的活動場合,如下課、放學后,不管孩子的活動多么厲害,也無診斷意義;只有在不該活動的場合,如上課時,做作業時,而他仍約束不住自己 ,始終動個不停,才有診斷意義。
第二,只有活動過度,而無注意力渙散,不能診斷為多動癥。相反,若注意渙散明顯,而無活動過度,才應考慮多動癥的可能。在美國,從1979年起,根據多動癥最為常見和突出的癥狀是注意力集中困難,已把"多動癥"改稱為"注意缺陷癥"并分為"注意缺陷拌多動"及"注意缺陷不拌多動"兩種,后者也就是"不拌多動的多動癥"。
小兒多動癥可以并發哪些疾病
如果不進行治療,多動癥兒童的預后大多不好,在學習方面,造成學習成績下降,有些難以完成義務教育。在個性方面,常以說謊、吹牛、怪動作、違拗、對抗等來平衡自己的心態。成人以后,他們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能,對學習工作不認真,任性,沖動,人際關系不好,加上有些壞習慣,很難適應社會,也不受社會歡迎,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人格被扭曲,容易走上歧途。
多動癥兒童長大后,近一半兒童的多動現象會消失,但半數以上多動癥兒童的一些癥狀,如注意力不集中,沖動任性可持續長久。青年時可表現為學業荒廢,社會適應不良,情感幼稚,互相斗毆;成年時出現焦慮,自尊性差、人格障礙,人際關系緊張,缺乏成就,社會經濟狀況不良。故必須進行治療,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頑皮與多動癥的四個區別
調皮的孩子和多動癥兒童的表現是很相似的,不過如果仔細地觀察,會發現他們有4點明顯的區別。
第一是注意力方面。正常的男孩雖然好奇、好動,但遇到感興趣的新鮮事物時,不僅會聚精會神地去聽、去看、去做,還討厭別人的干擾;而多動癥兒童幾乎沒有什么注意力,玩什么都是心不在焉和無法有始有終。
第二是自我控制能力方面。頑皮的兒童在陌生環境里能約束自己,可以靜坐等待,而多動癥兒童則沒有這種自我控制的能力,坐不住,靜不下來。
第三是行為活動方面。頑皮的兒童好動,一般都是有原因、有目的的,而多動癥兒童的行為多具有沖動性,缺乏目的性。
第四是藥物觀察方面。頑皮的兒童服用鎮靜藥物,可以產生催眠的作用,多動癥兒童服用這類藥物之后,不僅不會安靜,反而更加興奮和多動,這是兩者最重要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