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沖突是心理疾病的重要表現(xiàn),那么什么樣的心理沖突是正常的,什么樣的心理沖突已經(jīng)達到了心理疾病的級別呢?
我們今天從心理學疾病的角度來看心理沖突:
一、常形與變形沖突
心理沖突有常形和變形兩種,心理沖突是常形還是變形的是判斷個體異常行為是心理問題還是神經(jīng)癥的重要指標。
常形有兩個特點:一是它與現(xiàn)實處境相聯(lián)系,涉及到大家公認的重要的生活事件,例如:高考前想發(fā)揮好,不想讓不良心態(tài)影響自己,不過壓力比較大,又有考試焦慮;夫妻關系不和,想離婚又不想離婚,內(nèi)心痛苦;二是帶有明顯的道德性質(zhì),無論你持什么道德觀點,你總可以將沖突的一方視為道德的,而另一方視為不道德的。比如婚姻絕不只是個人的事,它涉及夫妻雙方以及孩子的切身利益。不論你對離婚持什么觀點,都不可能完全丟開道德。你可以認為離婚是道德的,也可以持相反的觀點,認為離婚是不道德的。總之,丟不開道德判斷。
心理沖突的變形也有兩種:一是它與現(xiàn)實處境沒什么關系,或是它涉及的是生活中雞毛蒜皮,一般人認為不值的為它操心,沒有心理疾病的人覺得難以理解,很容易解決的問題為什么病人卻解決不了。例如,某病人每天晚飯后就陷入吃藥還是不吃藥的痛苦沖突中;吃藥怕肝硬化和上癮,不吃藥怕睡不著。這在不懂精神病的局外人看來不是問題,想吃就吃,不想吃拉到,實在決定不了就問醫(yī)生;二是不帶有明顯的道德色彩。如上例,吃不吃藥都和道德沒有什麼關系。
心理沖突的變形是神經(jīng)癥性的,而心理沖突的常形是大家都有的經(jīng)驗。如果陷入心理沖突的常形,甚至并沒有痛苦的心理沖突,那么充其量是心理生理障礙,而不是神經(jīng)癥。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現(xiàn)頭痛、失眠、記憶力下降或內(nèi)臟功能障礙,原來不明顯的心理沖突便會尖銳化,很容易出現(xiàn)變形,例如,明顯的疑病癥狀。再例如某學生期末考試沒考好,原來只是一到考試前就緊張、心慌。可是,近一個月以來,不愿去教室,在教室里總感到心慌,看書也不能集中注意力。人多時,就感到渾身不舒服,呼吸都感到不順暢,當眾寫字,手會發(fā)抖。睡眠也不好。這一例子就是伴隨生理和失眠癥狀出現(xiàn)的典型的心理沖突變形。這一例子就是伴隨生理和失眠癥狀出現(xiàn)的典型的心理沖突變形。
二、評定方法
心理沖突的解釋和分析,需要精神病學的知識和技巧一般可以用容易掌握的方法進行評定。這包括三方面。
1,病程:不到三個月的為短程,評1分;三個月到一年為中程,評2分;一年以上為長程,評3分.
2,精神痛苦程度:輕度者病人自己可以設法主動擺脫,評1 分;中度者病人自己擺脫不了痛苦,需靠別人的幫助或處境的改變才能擺脫,評2 分;重度病人幾乎完全無法擺脫,評3 分。
3,社會功能:能正常工作和學習的以及人際交往只有輕微妨礙者,評1 分;中度社會功能受損者,工作、學習能力或人際交往效率明顯下降著,不得不改變工或減輕工作或只能部分的工作,或者某些社交場合不得不盡量避免,評2 分;重度社會功能受損或完全不能工作或?qū)W習的,不得不請假休息或推卸,或某些必要的社交活動完全回避的,評3 分。
如果總分為3 分,可以認為不夠診斷為神經(jīng)癥,如果總分不小于6 ,神經(jīng)癥診斷是可以確立的。4分——5分為可疑病例,需進一步觀察診斷。補充的是精神痛苦和社會功能的評定要三個月以上才行,時間太短是不可靠的。
三、案例分享
大約有半個月之久,某女眠食不安,工作無心。一天上午在把重要文件放進保險柜鎖好后發(fā)現(xiàn)抽屜里還落下一份文件,病人十分恐慌。當她把這份文件鎖進保險柜后,感到不放心,怕沒有鎖好,便打開重新再鎖。就這樣,她陷入了開了又鎖,鎖了又開的強迫動作之中。從此,病人一上班就糾纏于保險柜是否鎖好了的強迫觀念和反復鎖柜的強迫動作之中。 這個病例的發(fā)展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表現(xiàn)為心理沖突的常形,第二階段表現(xiàn)為心理沖突的變形。一開始我們還很好理解,為了確定有沒有鎖好,所以回去確認。就算第二次回去從新確認也不算不符合邏輯,因為有時我們明明回去確認了,卻突然有一件事發(fā)生,從而沖淡了先前的確認結(jié)果,造成二次確認。但是后來多次就不符合正常邏輯了,不能被人理解而且嚴重的影響的正常的生活,自己不能自拔。有一些嚴重的變形心理沖突會合理化自己的犯罪的動機,例如一個人心理沖突變形后就會覺得我打人,其實是對對方的一種認可,所以這樣是變形的。
四、形成過程
首先是沖突事件的產(chǎn)生,沖突事件引起了常形心理沖突和正常的行為反應,例如:焦慮,情緒低下等。再經(jīng)過長時間的得不到解決,漸漸的就會壓到人的潛意識中去,在潛意識中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再回到意識層面后便成為了變形心理沖突和不合邏輯行為的體現(xiàn)。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zhuǎn)的,人又不能從現(xiàn)實中改變這種變形的心理沖突,只能通過改變潛意識中不合理的想法,回到之前的常形心理沖突。然而已經(jīng)從變形心理沖突回到了常形心理沖突,如果不能更好的解決,時間一長則又會產(chǎn)生變形心理沖突,甚至比之前更嚴重。
精神動力理論認為,那些在特定情景下引起人們矛盾情感的事件,會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去。布洛伊爾曾用催眠法治療過一個癔病女患者安娜。這位當事人有—個特殊的癥狀,就是有長達六個星期的時間在干渴得無法忍受時,也不能喝水。在催眠狀態(tài)中,她敘述自己童年時,如何走進她不喜歡的女家庭教師的房間,看見她的狗從玻璃杯內(nèi)喝水,引起了她的厭惡,但由于受尊敬師長道德觀的影響,只好將這種厭惡壓抑。在催眠狀態(tài)(尋找到這個問題的難度是很大的),恢復了她對這個往事的回憶,盡量發(fā)泄了她的憤怒情緒,此后她不能喝水的怪病才消失。面對自己厭惡的女家庭教師所激起的憤怒情感和尊敬師長的道德觀之間無法協(xié)調(diào),心理的防御機制為了減少現(xiàn)實的不適和意識上的痛苦,只有將這種沖突壓抑到無意識中去。因而,沖突是精神分析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
綜上所述:精神動力學對變形心理沖突形成的解釋更能夠說明問題,此外在形成心理沖突的過程中心理防御機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保護自己就得將其受到的沖突變相的轉(zhuǎn)化,有一些則形成常形心理沖突,另外一些便為變形的心理沖突。
綜上所述,心理沖突達到了心理疾病的程度的沖突有持續(xù)的常型沖突,和變形沖突。如果還是不明白或者懷疑自己有心理問題就咨詢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吧。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