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心理診所里,不少的咨客(即前來咨詢的人,通常并不叫他們為病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我的心理是不是正常?什么樣的心理才是正常心理?什么樣的心理是不正常的心理? 這是一個頗難回答的問題。
正常與異常,在一般的學科里要把它們區分開來并不是十分困難。一部機器按照設計的要求運轉,我們可以說它“正常”,若偏離了設計的要求,則認為是“異常”了。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可以從一部機器的細微變化(譬如速度,聲響等)里發現端倪,找到它的異常之所在。人如果身體有了病,情況就比機器要復雜一些,但也會出現一些癥狀(自我感覺)和體征(可以通過檢查發現)。在病與非病之間,也還是有界線可求的。就機器發生異常而言,是指它離開了設計的要求,不能安照指定的程序運轉;就我們的身體發生了異常而言,醫生也能夠從病人的自我感覺(如頭痛,乏力,發燒,咳嗽等)和醫生的客觀檢查(如X光,望聞叩觸,B超,CT,腦電圖等)發現問題,從而確定疾病的診斷。這就是醫學家所制定的疾病診斷標準。
而心理的正常和異常,就要復雜的多了。不僅我們不能用一部機器的正常與異常的標準來套,即使是醫學上常用的兩條原則(病人的自我感覺與醫生的客觀檢查),也是很難適用的。
人類的心理是天下最復雜的東西,自我的感覺經常不能反映出客觀的情況。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并不一定他的心理就正常。舉個例子來說,在心理異常的嚴重狀態中,有一種稱作“躁郁癥”的病,這種病的病人受病態的情緒的支配,不僅不認為自己不正常,反而覺得自己好得很。他整日心情愉快,其樂陶陶,見人笑逐顏開,從身體到心理都是前所未有的好!對于這樣一個病人,任何有經驗的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一望而知,他的心理已經發生變態了。不僅變態,而且還相當的嚴重呢。精神科醫生都知道,如果一個病人說自己沒有病,糟糕的很,他的病(心理變態)可能已經很嚴重了;反過來,當這個病人有一天認識到自己過去的心理有了問題,醫生就會很欣喜,認為他的心理已經開始恢復正常了。這是講嚴重的精神病的情形。那么一般的心理問題是不是很容易自察呢?同樣很成問題。比如說,一個人在家里經常發脾氣,為一點小事就發“無名火”,在單位與同事相處不大好,工作效率也不高。于是他家里的人就會認為他的“脾氣不好”,單位的領導會認為他做事不認真,“群眾關系不好”,需要給他做“思想工作”,他自己呢,還渾然不覺。實際上他很可能患了神經官能癥,需要心理醫生治療了。 于是,人們就問,能不能用什么儀器或方法來幫我查一查有沒有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我每每聽到這樣的問題,都只能把雙手一攤,說,很遺憾,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任何儀器和可靠的辦法來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心理障礙呢。目前我們倒是有一些心理測驗和心理評估的工具,但它們充其量只能給臨床心理醫生提供一些參考,并不能用作判斷的依據。
如此說來簡直就不能找到正常心理和變態心理的差異了?
不然。有的心理學家對于正常心理和變態心理之間的差異,提出了如下一些判別方法。
我們判別一個人的心理正常或異常:
第一是看他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他所生活所在的文化和環境對他的要求和期望。他的言談舉止能否為這個文化中的人所理解,有沒有出格的地方。簡言之,這是從人的心理和行為與文化和環境的統一性和協調性來進行判斷。
第二是看他的心理活動本身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協調性。人的心理活動可大致分為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這樣三個部分。在正常狀態下,這三個部分是統一的,協調的。比如一件好事,應當在感知到它的同時有愉快體驗,并有相應的愉快的表情;反之,一件不幸的事情,人就會體驗到煩惱和焦慮的情緒。
第三是看他的心理特征(如個性)是否具有相當的穩定性。從意志行為來說,他不應該朝三暮四,過度的優柔寡斷;從情緒來說,他不應該過分大起大落,喜怒無常。
變態心理的基本類型:
人類心理活動是異常復雜的,由此造成判別心理活動正常或異常的困難性,但并不是說我們在判別心理的正常和異常時就束手無策了,正常與異常就攪成一鍋粥了。變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已經并正在進行著艱苦卓絕的工作。他們有義務,有責任去幫助人們了解變態心理中的各種事實;人們也有理由,有權利向他們提問,要他們告訴人們在變態的心理中,究竟有一些什么內容。
全世界的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根據長期的經驗和研究,總結出了許多具有操作意義的工作標準。根據這些標準,變態心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智力障礙(或精神發育異常):
其主要特點是智力水平低下,同時有各種學習和社會功能方面的缺陷。智力障礙雖然是心理障礙中較容易為人們認或發現的一種,但輕度的智力障礙也不是很容易認識的。判斷有無智力障礙以及程度如何,除了人們通過日常生活進行觀察以外,還可以通過特殊的心理測驗(如智力測驗)來檢查。關于智力測驗,在以后的章節中我還要專門介紹,這里我們只要知道“智商”(IQ)這個術語就行了。智商是一種尺度,用它來判斷人智力的水平。我們以100為正常人群中的平均水平,如果一個人的智商在85以上,我們可以說他的智力大致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低于85,可能就有智力障礙了。智力障礙的嚴重程度還有一些標準。如,68--85為邊緣智力,52--67為輕度智力障礙,36--51為中度智力障礙,20--35為重度智力障礙,20以下就為極重度智力障礙了。
焦慮障礙:
焦慮是人人都體會過的情緒,有了焦慮情緒并不等于就有了心理障礙。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就要引起注意了。其一是沒有明顯原因的焦慮。在通常情況下,焦慮是在可能出現危險,威脅和需要特別努力而又對其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苦惱,恐懼的情緒。可是,當環境中完全不存在威脅,也不存在危險的可能性的時侯出現焦慮,就可以認為是變態的焦慮了。其二是過度的焦慮。任何事情,無論其本來的原因或目的是多么合理,但只要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合理就變成不合理,正常也就變成不正常了。焦慮也是如此。換言之,變態的焦慮也就是一種過度的和無明顯原因、無明確對象的焦慮。
品行與人格障礙: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一種人,他們很難與他人相處,自我中心,好猜疑,固執死板,并且容易沖動。他們雖然也能參加學習,工作,以及建立家庭等等,但他們在諸多方面的發展或成績都很有限,他們只不過是以最起碼的方式應付正常的需要。對于這樣一類人,變態心理學家稱其為“人格障礙”。如果這些特征發生在未成年人(18歲以下)的身上,就稱為“品行障礙”。人格障礙還分好幾種類型,在后面的章節中,我還要詳述。
心身障礙:
又稱心身疾病。所謂心身疾病,是指這樣一組疾病:主要的致病因素是心理的和社會的,但疾病表現出來的癥狀卻是軀體的而非心理的。比如我們熟知的原發性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結腸炎以及支氣管哮喘等都是典型的心身疾病。這類疾病應該主要通過心理治療來達到痊愈。par 性心理障礙:人類的性行為本身是生物性的,但它受到人的心理活動的強烈影響。性心理障礙有兩個大的方面,一是性功能障礙,如男性的陽萎,女性的性冷淡等;二是性變態,如同性戀等。
精神病:
這是心理障礙的最嚴重的情形。民間所謂“瘋子”即指此類。精神病與上述幾種心理障礙有本質的區別,不可等量齊觀。精神病又分為精神分裂癥,情感或心境障礙,妄想或偏執性障礙等。精神病患者必須請精神科專科醫師治療,不能靠自己的心理調整就達到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