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理文章 >

關于對心理咨詢的十大誤區的解答

關于對心理咨詢的十大誤區的解答
轉載文章 發表時間:2015-01-30 12:59:45 1163 0 0

由于心理咨詢在國內是后起之秀,很多人對于心理咨詢不是很了解,甚至對心理咨詢產生很大的誤區:

 

誤區一:我的心理沒問題,沒到什么嚴重地步,心理咨詢和我無關。

解答:我國現在的心理咨詢普及率不是很高,很多人認為心理咨詢和自己沒多大關系,當人類面對外界壓力時,往往需要動用精神力量來支撐和抗爭,但是往往精神世界會陷入危機,變得脆弱甚至不堪一擊。其實就像都有過患“感冒”的經歷一樣,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曾存在或輕或重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很多人都有過憤怒、郁悶、焦慮、煩躁、躲避、恐懼、厭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適應新環境等體驗吧?往往自己認為是小毛病的地方,很可能存在著心理問題。很多人認識到自己有心理問題,但僅僅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同心理問題抗爭,結果往往越克服越厲害,越抗爭越嚴重,還會引發軀體疾病,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心理咨詢幫助的對象就是日常生活當中的正常人,正常人會遇到一些現實的問題,自己覺得很困惑或者痛苦,自己的個人努力好像一時無法排遣,這時候就需要求助心理咨詢。那種認為只有負面情緒累積到“病”的境地才要咨詢的看法是錯誤的,如果目前出現的問題開始無力解決,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就應該求助于心理咨詢,如果發展到嚴重干擾生活的狀態,那更應接受心理咨詢和治療。其實就算非常健康毫無心理問題的人士,也可以接受 “心理發展”等方面的咨詢輔導,比如職場生涯規劃、親子關系培養、兒童智力、情商培養等,可以進一步發揮個人的潛能。如果你的經濟能力較好,對心理咨詢又很認可的話,原則上應該定期到心理咨詢師那里進行咨詢。

 

誤區二、如果去接受心理咨詢的話就代表自己不是正常的健康人了。

解答:首先我不得不先澄清一點,心理問題與精神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精神病是醫學概念,如精神分裂癥、躁郁癥等,是最嚴重的心理疾病,它與一般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有很大區別,而輕度的心理問題或者心理人格障礙、認知障礙、心理困惑等幾乎人人都有,完全不算“不正常”。身體不適,我們要休息、鍛煉和保健,心理不適也同樣要休息、鍛煉和保健。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員就如同教練和保健師,是人們心靈保健的指導者。其次,就心理問題求助于心理咨詢并不意味著有什么不正常,相反,卻表明了個體具有較高的自我認知和生活目標,希望通過心理咨詢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而不是回避和否認問題。尋求心理咨詢并非有些人理解的所謂“有病”,而是一個人的心理天空暫時被陰霾,而要求從這種陰霾狀態里走向晴天。心理咨詢可以幫助認識和開拓自身,不斷突破自我的種種局限,全面而充分地發展。一些發展性的心理咨詢如自我規劃、職業選擇、潛力提升、孕期心理、兒童智力開發等則更是和“有病,不正常”毫無關系。甚至可以說,當一個人處在和諧穩定的健康狀態去心理咨詢,他的獲益還要大于那些有麻煩的人。恰恰是那些經濟情況比較好,衣食無憂,沒有問題的人,他從心理咨詢中得到的資源會讓他變成更加積極,更有幸福感,更加朝氣蓬勃,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

 

誤區三、去心理咨詢要講出隱私,感覺不安全,也不好意思。

解答:這是一種常見的誤解。咨詢師的確會面對來訪者的某些隱私,但是專業咨詢師在咨詢時不帶有任何個人的主觀立場和價值判斷,而是從來訪者角度出發,為了解決問題而給出咨詢和建議。專業心理咨詢嚴禁泄露病人姓名、病史及相關信息,因為咨詢師有義務替咨詢者保密,也必須遵守保密原則,并且嚴禁與咨詢者之間有咨詢業務之外的私人關系。舉兩個例子:一、在街上咨詢師看到自己的受咨詢者,是絕不會主動上前打招呼的。二、專業咨詢師可以給咨詢者完完全全的安全感。除了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和職業類型,你可以在登記單、初診卡上填化名、虛構地址或不寫工作單位,咨詢師都不會介意。可以這么說,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就是一面鏡子,來訪者面對咨詢師就如同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

 

誤區四、心理咨詢師一定要有叫得響的頭銜或者年紀大一些的才好。

解答:心理學家李子勛說過:“不要迷信專家,心理咨詢沒有什么專家!”這確實反映出心理咨詢與一般行業的某些區別。有教授、博士的頭銜也未必說明他一定擅長心理咨詢,那只是說明他們在某些學術上有造就。心理咨詢除了專業學識,同樣需要實踐經驗,專搞學術研究的教授或者擔任行政職務的心理學理事、委員等,不見得能為咨詢者提供最有針對性的、最有效的心理咨詢服務,因為他們往往忙于教學研究和事務工作,不可能有很多時間做個案,也未必有相應的咨詢經驗。至于咨詢師的年齡,當然具備一定的閱歷和經驗是肯定有助于咨詢的,但也不是年齡越大就一定越好,心理咨詢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要求咨詢師必須在知識上具備專業素質,有一定的學歷背景,熟知心理學,在個人特點上精神悅納,精力充沛,思想開放,感知敏銳,具有良好的思維反應能力和表達能力,并具備助人的人格條件。

誤區五、心理咨詢就是聊聊天,發泄一下,開導一番,尋求安慰罷了,不算治療。

解答:心理咨詢當然也有宣泄、開導、安慰的作用,但是上面這種觀點忽視或未意識到心理問題是需要專門治療的,否定了心理咨詢的專業性。心理咨詢是由專業人員即心理咨詢師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心理咨詢與治療行業中有著眾多的學科流派,其中最常見的有精神分析療法、心理動力學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現實療法、行為療法、交互療法、格式塔療法、森田療法、理性情緒療法等。據美國心理咨詢協會的統計,現已記錄在冊的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療法已有300種之多,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這些都是有學理基礎的,決非簡單的聊天或者宣泄。而且心理咨詢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規程,有專門的測試量表和測試手段,有專門的交談答問的技巧,旨在幫助求助者發現自身的問題和根源,從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潛在的能力,來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模式,以提高對生活的適應性和調節周圍環境的能力,這也絕非一般的談話開導所能做到的。

   

誤區六、我自己也可以看心理學書籍,學一點心理知識,就可以自我解決問題了。

解答:遇到心理問題,看一些心理咨詢方面的書籍,對于認識自己的問題不能說沒有作用,自我調適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對于心理問題的解決,其效果是比較小的。首先從專業知識和技能上來講,專業心理咨詢人員都接受過專門的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至少熟知幾門心理學流派,熟練掌握兩種以上專門的心理療法,具備專業的識別測試和問答技術,這些都是一般非專業人士難以達到的。其次自我解決心理問題效果很差,從事實上看,連專業的心理工作者自己都不會替自己咨詢,甚至咨詢師對自己親近的親人也難以開展有效咨詢。而專業人員可以比較客觀準確地識別問題,并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的引導和建議。還有,所謂心理問題多數都是經自我調試不起作用或者效果甚微的,心理咨詢仍然要求助于專業心理工作者。

誤區七、有心理問題還是去看專門的醫院精神衛生科最有效,好像那里更專業一點。

解答:心理咨詢師與精神科醫生有各自的專業領域。心理咨詢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有著嚴謹的理論基礎和診療程序。而精神科主要面向精神分裂癥、偏執性精神病、雙向情感障礙(躁狂抑郁癥)、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酒藥依賴等重癥精神障礙患者和某些較重的神經癥及人格障礙患者,精神科醫生一般采用醫療和用藥手段,將癥狀控制在安全范圍內,常見的包括電休克療法、厭惡療法,以及各種藥物治療。不是所有的精神科醫生都能夠使用“心理咨詢”技術,從事精神科專業的醫生,只要他沒有經過人文背景的訓練,心理咨詢專業的訓練,未取得心理咨詢師的資格,那也只是一個精神科醫生,而不是“心理咨詢師”。很多一般性心理問題,精神科醫生不一定能勝任咨詢,而專業心理咨詢師卻完全可以咨詢得很出色。心理咨詢師從事的是非藥物的心理治療,除了重視心理診斷外,更重視癥狀背后的心理過程,重視探尋心理癥狀背后的認知矛盾、潛意識沖突和心理應激的影響,咨詢環境相對于醫院來說通常更安靜優雅,私密性好,而且實行預約而節約了求助者的時間。所以說除了嚴重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以外,一般人的心理問題完全可以由專業心理咨詢師處理。

    

誤區八、去做一次心理咨詢,我就可以徹底解脫了。

解答:許多人對心理咨詢師抱著魔術師一般的想法,認為咨詢一次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事實上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感覺,第一次咨詢之后如釋重負,其實,這種感覺很可能只是暫時的,當回到現實世界很可能又重頭開始。心理咨詢很難立竿見影,心理咨詢是一個連續、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包含了咨詢師和來訪者雙方信任關系的建立、來訪者問題的澄清、來訪者的再發展等。這就決定了心理咨詢和治療很少一次就完全見效。心理咨詢耗時幾個月甚至幾年的事情比比皆是,因為心靈的成長、個性的完善是需要時間的。一般人求助于心理咨詢時,通常是帶著許多經年累月所形成的心理問題。比如多年的抑郁、強迫等神經癥,是不可能通過一次50分鐘左右的心理咨詢就解決的。這是因為導致心理問題的解決有一個自然的過程,不能期望一次咨詢就可以解決問題。導致心理問題的錯誤觀念的轉變、不正確的行為或者思維方式的消除、童年不幸經歷的創傷都不可能一次性得到解決,適應性思維模式和行為的形成也是需要時間的。通常第一次咨詢師會收集你的信息和情況,然后逐步發展出治療和糾正的方法。一般一次咨詢之后,還需要繼續預約咨詢。

誤區九、那個心理咨詢師好像沒找到什么解決我問題的好方法。

解答:確實存在一些這樣的抱怨。但是要注意到,除了一些咨詢師的確缺乏專業技能之外,還有很多情況并非心理咨詢不起作用。首先,目前無論哪個心理學流派的治療理論和治療技術,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就像問題八的分析中所說的,很多情況下要用較長的時間、多次的強化才能見效。其次,不同心理咨詢方法對不同來訪者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某些方法對某些人在某些時候作用有限,這也需要進一步深入咨詢,改換方法或者轉介。最后,咨詢者一定要敞開心扉與心理咨詢師交流,要積極配合,主動表達,與咨詢者共同探討自己的心理問題的根源及成因并尋求解決之道,來訪者有改變自身的愿望,并且投入到咨詢中來,就可以推動咨詢的進程,就像水漲船高。如果來訪者自身不做出相應努力,如果求助者對自己改變的愿望不強烈,完成作業總打折扣,就會影響咨詢效果。當然信任感的建立和咨詢師的擅長領域也對咨詢效果有影響,所以建立匹配的咨詢關系很重要。但是記住,當咨詢過程中出現心理抗拒或移情反應時也應堅持治療,這可能表明正處于攻堅的關鍵時刻。

誤區十、心理咨詢師應該能夠幫我解決一切問題。

解答:心理咨詢也不是萬能的,首先要求咨詢的內容必須是心理方面的,其他方面則不在咨詢的范圍,心理咨詢和治療不該被神格化。心理咨詢是咨詢師協助求助者解決各類心理問題的過程,它的核心是 “助人自助,自我成長”。咨詢師通過啟發、引導、支持、鼓勵,幫助求助者領悟到內心存在的沖突,矯正錯誤的認知,做出新的有效的行為,從而達到解決問題、促進發展、完善人格的目的。整個過程,始終是求助者主動。咨詢師只起一種協助、指導的作用,不會主觀地指示求助者一定要怎樣做或一定不能怎樣做,心理咨詢不是要替人決策,而是要幫人決策。那種把心理醫生當做“救世主”,把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丟給咨詢師,認為咨詢師有能耐把它們一一替自己解開,而自己無須思考、內省、努力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對于那些有嚴重的心理疾病的人,除了心理治療以外還要進行藥物治療。此外,每個心理咨詢師比較擅長的問題不可能面面俱到,常見的情況是對某些領域更加得心應手。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0人已贊
相關閱讀更多

服務與支持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
A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风间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中文馆| 一个人免费观看视频在线中文| 欧美地区一二三区|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六页| h文站着从后面挺进孕妇| 新梅金瓶之爱奴1国语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伊人网|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免费a级在线观看完整片|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专区欧美制服|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av片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下载| 最新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污污网站在线播放|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紧身短裙女教师波多野| 国产乱人伦偷精精品视频|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日日躁| 中文字字幕在线| 无限韩国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电影在线播放网| 亚洲神级电影国语版| 火车上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免费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 精品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