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開彈幕邊看《父母愛情》,過去式的淳樸、雋永、真實、打動了我,也打動了許多網友,紛紛留言想回到過去,回到那個時代。
第一個感受,這是個沒有婆婆的家庭,可能要相對簡單得多。而現實中很多家庭是要比這里復雜十倍的,但故事是故事,要極致夸張到一個點,線索多了是必難寫。
有小姑,但一直以來小姑就是處于弱勢的,或者相對于愛情以來,那個丈夫也是弱勢的,因為愛情里,更多在乎,多愛一些的那個人總是處于被動的。所幸的是,兩個人因為階級而相識,然后是長久的磨合,最終過得幸福,細細想來,更多的是雙方的人格幫了大忙,在他們的愛情里,階級、境遇、不公平其實是成了牽線搭橋的某種外力或背景,或神秘的上帝之手,默默地成就了一樁佳緣啊。
資本家大小姐沒有把對方的土氣變成心中的瞧不起,土老帽兒也沒有因為占了成分的便宜而做威做福,這是真正的平等心。一個目不識丁的窮小子身上有千金小姐所需要的真情實意,大小姐也沒有因這份愛而驕縱自己,卷起褳腿子適應了大老粗的生活,出得廳堂入得廚房。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憐自艾,生了五位子女,一生辛苦卻也滿足著。細想著,故事雖不大起大落,平淡中卻見生動,好就好在于洞悉了人情事故,這一對主人公,是有生活智慧的,編導們更是。
也不知為什么,大家伙一開始老是罵那個從小調皮、長大了卻份外擔事兒的家庭大女兒江亞菲,可能是我們都生活在傳統的教育下,對個性比較獨立的女孩子會多出一份復雜的感情吧,也許這份感情里是有著羨慕與嫉妒的,同時對她的直來直去甚至敢于頂撞父母又多少有些不適應,甚至排斥,畢竟那是我們從來都沒干過的事情。當小時候的亞菲肆意的頂撞父母,到父母年齡大了又把這份頂撞變為貧嘴、玩笑話、哄逗與規勸的時候,你會看到這里多了一份了然與透徹,更是一份濃得化不開的兒女真情。明白了老去的父母都是孩子,是需要子女的反哺的。所以她該當真時當真,不當真時耍耍貧也就過去了,認真時讓人慨嘆唏噓齊聲叫好,比如對弟弟與弟媳婦的訓斥,對姑姑繼子的好言相勸,發乎真實性情,又無一絲強迫或以勢壓人,是真練達。
在一個家庭里,總是有一個孩子,他們與父母的感情過密,自小就比別的孩子敏感于父母之間的關系。這在心理學的角度講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孩子很容易被父母暗自的權力角逐給吸進去,或與父結盟或與母結盟,形成多年撕羅不開的鐵三角。而父母畢竟是成人,在心理上相對會壯實一些,不會怎樣,但被卷進去的孩子極容易出問題的,或在未結婚前出癥狀,或在婚后把癥狀帶入到與配偶的關系中。但故事的發展很讓人欣喜,最后這個卷入多的孩子,是唯一留在父母身過的,細看看,這個閨女,是繼承了父母所有的優點,但擺脫了他們的弱點。可見除了孩子聰明有悟性外,父母也是教育有方的,尤其可大書一筆的是這個媽媽,不簡單。母女關系幾乎是一路打著過來了,但打的過程中從沒見覆蓋與貶低,始終是有著尊重的,即便后來女兒違背自己的意思出嫁,也沒見其如其他母親般要死要活,要么以死相逼要么終生不見面等等。可見,良好的教養幫到了這個母親,又間接幫到了孩子。
還沒看完,先寫到這里。這是一部分好劇,值得細細品味。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