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文章

超個人心理學

2015-02-27
1229 0

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流派。它是人本心理學充分發展的結果,也可以說它是人本心理學的派生物。

1簡介

蘇蒂奇(Anthony J. Sutich,1907 —1976 )在其主編的《人本心理學雜志》1968年第1期上撰文宣稱:“心理學中的第四勢力, 即超個人心理學正在形成。”當年人本心理學興起的時候就將行為主義視為心理學的第一勢力,精神分析為第二勢力,自稱人本主義為第三勢力。隨著人本心理學被主流心理學所承認,到1960年代中期,一些人本心理學的領袖人物,包括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和蘇蒂奇等人經常討論超越人本主義的問題,他們越來越不滿人本心理學只關注個體的自我及其實現,意識到應該將自我與個人以外的世界和意義聯系起來,這個領域屬于超越的領域或超出自我關懷的精神生活領域。于是他們開始醞釀一種關注這一領域的心理學,自稱這種心理學為第四勢力心理學,或超個人心理學,且其代表人物都認為要向東方文化學習。美籍華裔心理學家李紹昆主張將其翻譯為“精神心理學”并且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臺灣心理學界也倡導以“精神心理學”之名代替“超個人心理學”,故“超個人心理學”又可稱為“精神心理學”。

2定義

如果從方法論和學術淵源上下定義,那么,超個人心理學可以被理解為這樣一個學派,它試圖將世界精神傳統的智慧整合到現代心理學的知識系統中。世界精神傳統和現代心理學是兩種關于人自身的知識體系,前者是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傳統宗教和哲學,其中包含著對人及其精神生活的理解和踐行方式,但不是以現代科學的方法和系統化的表達方式存在的;后者包含著對人的身體與心理的科學研究,但這種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割斷了與世界精神傳統的聯系。超個人心理學對世界精神傳統和現代心理學持同等尊重態度,試圖將二者結合起來,并加以創造性的綜合,進而提供一種包含身體、心理和精神(body—mind—spirit)的架構來全面地認識我們自己。

簡言之,超個人心理學就是關于個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學,是試圖將世界精神傳統的智慧整合到現代心理學的知識系統中的一個學派。

3研究內容

轉換意識狀態

超個人心理學研究的理論核心是意識論,但它不同于西方傳統的意識理論,而是一種包含意識和潛意識在內的、分層次的、有高低級之分的意識理論。概括地說,人的意識可分為正常的意識狀態和轉換的意識狀態。前者是低層次的、分化的意識狀態,而后者則是高級的、超越自我的意識狀態。塔爾特將其定義為“個體明顯地感覺到其心理功能的模式發生了質的變化,就是說,它感覺到的不只是一種量的轉換,而且其心理活動的質已有所不同”。克瑞普納則具體劃分了20種不同的意識狀態,其中前19種是轉換的意識狀態,而最后一種則是正常的醒覺意識。

(1)做夢狀態。其特點是出現快速眼動,在腦電圖上呈現快波。

(2)睡眠狀態。未出現快速眼動,腦電波呈慢速、高振幅。

(3)入睡狀態。其特點是在出現睡眠循環時有生動的表象。

(4)朦朧狀態。睡眠循環結束時出現的狀態。

(5)過度警覺狀態。表現為高度集中注意和警覺,通常是在生命受到威脅時出現,或表現為對某些藥物的反應。

(6)困倦狀態。表現為心理活動速度明顯減慢,例如在強烈的抑郁狀態下,或由于低血糖、過度疲勞等引起的狀態。

(7)狂喜狀態。行為有強烈的主動性或表現出欣喜若狂的情緒,有時由狂歡儀式等引起。

(8)癔癥狀態。表現出強烈的消極破壞性情緒,如主觀暴力行為、恐懼或憤怒等。

(9)分裂狀態。表現為人格的主要成分無法整合,例如在變態心理、多重人格等狀態下。

(10)退行狀態。一種與實際年齡明顯不符的意識狀態,如在某些催眠狀態下,當催眠師發出年齡退行指令時,被催眠者所表現出的行為。

(11)沉思狀態。是一種轉換、擴張的知覺形式,具有強烈的自我超越感。感知能力提高,情感體驗強烈,通常由專門的沉思訓練所引起。

(12)迷離狀態。表現為高度的易受暗示,警覺和關注某一刺激,例如在某些催眠狀態下。

(13)白日夢狀態。

(14)遐想狀態。沉浸在某種幻覺之中。

(15)內部掃描。對內部心理活動進行反思。

(16)因酒精藥物等引起的木僵狀態。表現為接受新刺激的能力大大降低。

(17)昏迷狀態。表現為不能接受新刺激。

(18)儲存的記憶狀態。表現為過去的某一經歷被生動地再現或回憶起來。

(19)擴展的意識狀態。這是由致幻劑等藥物引起的,通常不受主體控制的一種知覺方式。

(20)正常的醒覺狀態。

目前超個人心理學正在對這些轉換的意識狀態進行認真的研究,且有相當數量的成果出現。

4研究特點

研究極健康的人

超個人心理學采用“超個人”一詞就是為了研究那些超出正常健康狀態的人,研究那些處于不同意識狀態下的人。它認為我們可能低估了人類心理成長和健康的潛能。例如,在高峰體驗、沉思和轉換的意識狀態下,人們都會產生某些深刻的內心體驗。這些體驗對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研究發現,運用特殊的訓練方法使人產生這些體驗,不僅能有效地祛除疾病,還能使人延年益壽。許多研究表明人類心靈中確有許多尚未開發的潛能。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0人已贊
掃碼下載APP
iOS版APP下載
給力心理APP

隨時隨地,暢享心理服務

專業 便捷 隱私保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播放| 男人边吃奶边摸下边的视频| 国内精品一战二战|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男人桶女人视频30分钟看看吧| 国产三级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欧美va亚洲va国产综合|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美女隐私免费视频看| 国产在线午夜卡精品影院| 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 日批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果冻| 天堂在线www资源在线下载|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永久黄色免费网站| 午夜小视频免费|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黄| 天堂mv在线免费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国产无套在线播放| 一级做a爰片欧美aaaa| 日本乱偷互换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苍井空浴缸大战猛男120分钟|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国产一二|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2019mv中文字幕免费看|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女主播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日本人亚洲人jjzzjjzz页码1|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