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理文章 >

一例一般心理問題的咨詢案例報告

一例一般心理問題的咨詢案例報告
轉載文章 發表時間:2015-02-10 13:00:07 1414 0 0

一、求助者一般情況

    求助者,張某,女,23歲,湖南人,在讀大學四年級學生。

二、求助者要求咨詢的問題

    1.主訴:1月來因考研失利而焦慮不安、情緒低落、睡眠差。

    2.個人陳述:當我知道了今年研究生初試沒有過關的情況后,一個月來內心充滿自責;自己學習一直很好,四年來對自己要求也很嚴,平時學習刻苦努力,此次研究生考試本應過關;由于本次考研失利,感到對不起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個人也看不到將來的前途,因此感到十分苦惱,近段常常失眠,焦慮不安,希望擺脫困境。

三:咨詢師對問題過程的描述

    該求助者語言表達清楚流暢,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但來訪中情緒低落,緊張不安;當前感到內心沖突,十分焦慮,睡眠質量差,對前途感到很大壓力;起因于考研失利,上述癥狀出現于今年四月初,至今一個月左右。

四、求助者背景資料

個人成長的自我描述

    在家是長女,有一個弟弟,但弟弟不愛學習。母親在家務農,父親是鎮上的中學教師。幼時生長發育均正常,自幼身體健康,沒患過嚴重疾病。7歲上學,雖是女孩子,但家中并無一般農村家庭輕視女孩子的現象,在祥和的氣氛中長大。從小學到大學,成績都很好,生活也很順利平和,19歲離開家庭到鄭州上大學;由于弟弟不喜學習,父母尤其是母親更是把將來能出去工作的希望放在了自己的身上,自己也感到在目前的社會中,不考上研究生,根本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把這次考研看的很重要。平素和同學鄰里相處還好,沒有男朋友,真正的好朋友也不多;做事追求完美,性格內向敏感。

一般現狀的自我描述

    近一年來身體還可以,在學校里除完成正常的本科最后一學年的學習外,主要是埋頭準備研究生考試,很少關心其它事情,起居有規律,也就是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式的生活,很少出校門,和同學關系雖然不錯,但由于要沖刺考研,也少有接觸;平常愛聽歌的興趣,也由于要考研暫時放下了;家里的經濟狀況不是太好,主要是靠父親的薪水和母親種菜的一點收入支持自己的學業。所以自已的理想就是考上研究生,能找到一份工作,早點解除家里的經濟負擔,自己也實現了在城市工作的理想。

五、咨詢問題的歸類或診斷

    1.對是否精神障礙的基本判斷

    根據區分心理正常與心理異常的心理學原則,該求助者主客觀世界統一,精神活動內在協調、一致,人格相對穩定,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能主動求醫,無邏輯思維的混亂,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問題。

    2.診斷及依據

    綜合分析臨床資料,該求助者的問題是由現實因素激發,產生痛苦情緒已持續1個多月,不良情緒反應仍在相當的理智控制之下,始終能保持行為不失常態,基本能維持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只是效率下降,并且,不良情緒的激發因素仍只限于最初事件而沒有泛化。多次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因此,考慮診斷為心理不健康的第一類型——一般心理問題。

    3.鑒別診斷

    (1)分析求助者問題是否有器質性病變作基礎:該求助者有睡眠不好的癥狀,且已多次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因此,可以排除器質性病變。

    (2)根據區分正常與異常的心理學原則和精神病性癥狀,與精神病問題相鑒別:該求助者產生情緒困擾有明顯的原因(考研失利),情緒性質和強度與現實處境相吻合,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心理活動協調;人格沒有發生明顯變化,心理狀態正常,可排除精神病性問題。

    (3)分析求助者的內心沖突類型,與神經癥性問題相鑒別:該求助者的內心沖突源自考研失利這一大家公認的重要生活事件,與現實處境直接相聯系;另它有明顯的道德性質,認為考研失利便有負父母的期望,也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該求助者的內心沖突屬常形沖突,可排除神經癥性問題。

    (4)分析求助者情緒是否泛化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嚴重心理問題的初始反應強度強烈,反應已泛化,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病程大于2個月。而該求助者的焦慮情緒僅局限于考研失利這一事件上,沒有泛化,可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5)確定求助者心理問題持續時間、心理、生理及社會功能影響程度:該求助者的主導癥狀是焦慮情緒,情緒反應在正常范圍內,持繼時間一個多月,沒有嚴重影響社會功能。

    (6)根據以上分析,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歸類應屬心理學層面的認知問題。

    由此對本案初步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

    主要表現為:

    (1)焦慮、煩躁、擔心因考研失利將來不能在城市找到好工作。

    (2)入睡困難。

    4.心理測查結果:

    SAS:標準分58分,在50-59分區間,為輕度焦慮。

六、咨詢師對問題的歸因分析

    生物學原因:該求助者的問題沒有明顯的生物學原因。

    社會學原因:從小父母便對其寄托的過高的期望;家庭現有經濟狀況和目前社會的就業現狀對其構成的壓力;近一年來很少與人溝通交流,缺乏社會支持系統的幫助。

    認知因素:存在錯誤認知:求助者做事追求完美,性格內向敏感,認為自己從小到大,學習一直很好,此次研究生考試本應順利過關;同時感到在目前的社會中,不考上研究生,根本找不到好的工作。此次考研失利,對自己產生負面評價。

七、咨詢方案

    1.咨詢目標(包括具體目標和最終目標)

    近期目標:(具體目標)

    改變其錯誤的認知觀念,如:我學習一直很好,這次我應該考上研究生;考不上研究生就糟糕至極的觀念。

    改善焦慮的情緒。

    提高睡眠質量。

    長遠目標:(最終目標)

    促進求助者心理健康發展,完善其人格,學會自我心理調控,構建合理的認知模式。

    2.所依據的理論和采用的技術

    所依據的理論為合理情緒行為療法,采用的技術為:與不合理信念辯論、合理情緒想像和系統脫敏。

    合理情緒行為療法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于20世紀50年代創立,其理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同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于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他認為外界事件為A,人們的認知為B,情緒和行為反應為C,因此其核心理論又稱ABC理論。

    3.實施的步驟

    (1) 心理診斷階段(第一次咨詢)

    首先,根據ABC理論對求助者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和診斷,通過與求助者交談,找出她情緒困擾和行為不適的具體表現(C)以及與這些反應相對應的誘發性事件(A),并對兩者之間的不合理信念(B)進行初步分析。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尋找求助者問題ABC的過程。

    其次,咨詢師還應注意求助者次級ABC的存在。

    最后,咨詢師還應向求助者解說合理情緒行為療法關于情緒的ABC理論,使求助者能夠接受這種理論及其對自己問題的解釋。

    在此基礎上,和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詢目標。

    本次咨詢其目的是了解基本情況;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確定主要問題;進行咨詢分析,發現不合理信念(比如,我學習一直很好,我應該考上研究生;不考上研究生,以后在城市再也找不到好工作了等)。

    (2)領悟階段(第二次咨詢)

    咨詢師進一步明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幫助求助者理解領悟,引起情緒困擾的認知恰恰是求助者自己的認知,因此情緒因擾的原因與求助者自己有關,因此他們應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負有責任。(比如讓求助者領悟到,現在的不良癥狀,并非源自考研失利,而是來自對考研失利的不合理認知。)

    此外,在確認不合理信念時,應注意把它同求助者對問題的表面看法區分開來。一定要抓住典型特征,即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括和糟糕至極,并把它們與求助者負性的情緒與行為反應聯系起來。

    另一方面的工作是使求助者進一步對自己的問題以及所存在的問題與自身不合理信念的領悟。僅憑空洞的理論性解說難以使求助者實現真正的領悟,應結合具體事例,從具體到一般,從感性到理性,反復向求助者分析說明,促進領悟。引導求助者分析她自己的問題,讓她舉一些例子來說明自己問題的根源

    (3)修通階段(第3—5次咨詢)

    以“與不合理信念辯論”、“合理情緒想像”以及“系統脫敏”技術,修正、改變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為中心進行工作,這一階段,是整個合理情緒療法的核心。(通過以上三種方式,不僅使求助者在認知上有積極改變,同時在情緒行為上也獲得明顯改善。)

    (4)再教育階段(第6次咨詢)

    主要任務是鞏固前幾個階段治療所取得的效果,幫助求助者進一步擺脫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維方式,使新的觀念得以強化,從而使求助者在咨詢結束之后仍能用學到的思維方式、合理信念等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更好地適應現實生活。

    此階段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重建,即幫助求助者在認知方式、思維過程以及情緒和行為表現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應模式,減少以后生活中出現的情緒困擾和不良行為傾向。

八、咨詢效果評價

    1.求助者的主要感受

    求助者張某經六次咨詢,自述已改變過去的不合理認知,內心漸趨平靜,焦慮感基本消失,睡眠良好,共同商定的近期目標已得以實現。求助者并表示愿以重建的合理認知,解決今后遇到的新的問題。

    2.相關他人(或責任人)的評價

    同學們也表示張某現已恢復考研前的良好狀態,與同學們的交流日漸增多。

    3.心理測查結果

    SAS:標準分45分,低于常模分界值50分,焦慮癥狀消失。

    4.咨詢師的評價

    現張某焦慮癥狀已經消失,睡眠良好;情緒已恢復正常,神情變得開朗,并已初步重建合理認知。

九、總結

    合理情緒行為療法在本案的實踐中非常適用,本咨詢師認為,此一療法對心理學層面的認知問題引起的一般心理學問題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
0人已踩 0人已贊

服務與支持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APP
給力心理
AP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视频免费播放| 无遮挡a级毛片免费看|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欧美大尺度电影|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 日本护士xxxxwww| 日本免费v片一二三区|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 天天干天天拍天天射| 国产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三级手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中文字幕日韩专区精品系列|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视频| gaytv.me| 1313mm禁片视频| 黄网站在线播放视频免费观看|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精品xxxxxbbbb欧美中文|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高清6|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少妇人妻丰满AV| 台湾佬中文娱乐网在线更新|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91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久草福利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欧美人与z0xxxx另类| 天天久久综合网站| 又污又爽又黄的网站|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色戒|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 bbbbbbbbb欧美bbb|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卡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