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過節,親戚朋友聚會,拿孩子互相比較難免,卻沒想到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期末考試沒考好,整個寒假都過不好,父母一樣很焦慮。
進入寒假,孩子們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家長們又該如何應對和預防?記者從本市12355青少年公共服務平臺收集得來的案例和心理專家的建議,或許可以給家長和孩子做個參考。
青年報記者 劉晶晶
周培駿 制圖
遇到“別家小孩”
壓力大
小施同學現在初三,成績一直不錯,有把握進入本區的市重點高中。寒假后就要臨近中考,小施希望自己的成績能進一步提高,考入更好的學校,因此這個寒假小施的壓力變得很大,情緒也變得焦慮起來。
雖然父母對小施的要求比較寬松,對她目前的情況也挺滿意。但過年過節,總要比較,親戚家的孩子中有好幾個都進了名校,小施也想給父母爭口氣,可是焦慮情緒總是會困擾小施,讓她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提高成績。
心理咨詢師點評:
小施同學很有上進心,對自己要求也很高,這是難能可貴的,應該充分肯定。中考是一次智力能力的比拼,更是一次心理素質的比拼,如果為了追求更高的目標而產生焦慮情緒、導致心理壓力就得不償失了。建議小施把目標分解成一個一個力所能及的小目標,循序漸進地逐個達成。合理的目標能夠使焦慮情緒得到緩解,能提高專注度、增強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建議小施同學做些適度的運動和腹式呼吸,有助于緩解焦慮情緒。
沉迷網絡游戲
太擔心
茹女士的孩子從小在寄宿學校讀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都較強。但這個學期,老師反映孩子有沉迷網絡的現象。孩子之前也喜歡游戲,但成績一直保持在比較理想的水平,這學期成績下滑很嚴重,還出現過逃夜現象。
為此,父親打了孩子。雖然之后孩子沒有再發生逃夜的情況,每天能準時回家,但玩游戲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父母曾多次跟孩子訂立控制游戲時間的約定,但一直無法跟孩子達成一致。放寒假了,父母擔心孩子的網癮問題更難管了。
心理咨詢師點評:
根據孩子一貫的表現來看,他是一個能力很強而且有主見的孩子,但在遵守約定上存在一定困難。造成這個困難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父母的要求和孩子的需要之間距離比較大,無法調和。建議父母要以平等協商的姿態與孩子討論這一問題,共同商量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應對方式。另外,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在假期里爭取能有更多時間和孩子溝通,帶孩子走出游戲世界,一起參加親子活動,多看看孩子的改變和進步,關注孩子的優點,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肯定。
期末考試考砸
怎么勸
劉女士的女兒在一所重點學校讀高二,孩子初中時成績不錯,但進入高中以后就感到學習比較吃力,雖然已經非常努力了,但成績還是不盡如人意。在所有科目當中,數學是女兒最弱的一項,這次期末考試甚至沒及格。
拿到成績單,女兒特別失望難過,對于將來的高考也失去了信心,成天為了成績的事情悶悶不樂、唉聲嘆氣。劉女士夫婦看到女兒這種狀態也非常著急,馬上過年了,孩子情緒卻那么差,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找回自信。
心理咨詢師點評:
劉女士的女兒現在高二第一學期,距離高考還有一年半的時間。雖然這次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但并不一定是壞事,如果應對得當,很可能會成為孩子提升成績的契機。孩子放假一直待在家里,家長的焦慮情緒很容易帶給孩子,家長首先要戒躁。父母可以在寒假期間幫助孩子一起研究總結學習方法,抓主要矛盾、重視基礎知識、循序漸進地提高成績。同時,要關注到女兒學習過程中每一次小小的進步和提高,讓孩子慢慢找回對于學習的自信。
[心理專家建議]
提前幫助孩子制訂寒假計劃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2355心理專家茅建東表示,寒假期間,青少年容易出現兩種極端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放假了,一下子空下來,沒做好學習、生活計劃,家長要上班,老人隔代照看,再加上春節走親訪友、過年的氣氛濃重,可能會讓學生貪玩,睡得晚,導致上個學期好的行為習慣被破壞。比如做作業拖拉到最后幾天,早上起不來之類。容易產生的狀況就是沉迷網絡,沉迷游戲,容易上癮。
另一種情況則恰恰相反,一放寒假家長就已經幫孩子全部安排好,報名各種培訓班,這就是走了另一個極端,會給孩子增加學習上的壓力。孩子天性喜歡玩,如果安排得太緊張,效果適得其反,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想法,覺得還不如不放假、不如去上學。進而對家長也產生抵觸情緒。
茅建東建議,家長可以在放假初就與孩子好好聊一聊,溝通一下寒假的過法。4周時間,從學習到生活都可以制訂一個計劃,包括過年前怎么過,過年期間怎么過,開學前怎么過,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寒假期間想參加哪些活動,想完成哪些目標,哪些是父母需要一起參與的等等,都可以列入,計劃也要基于孩子自己能夠做到的,不要訂得太高,略低于平時正常上課期間就可以。適當補課并非不可,但不可盲目選擇,應當是遵循孩子內心愿望,可以學習一些平時學習不到的知識和能力。
建立計劃的目標是既不打亂生活學習規律,也能夠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青少年的成長就是從毫無自制能力轉向學會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茅建東說。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