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態心理學案例介紹
羅某,女,35歲,已婚。因緊張、煩躁、坐立不安、心悸、氣急、怕瘋、怕死10月余。1987年10月入院。
病人1980年結婚,婚后多年不孕,四處就醫。1987年1月做診斷刮宮,術中無明顯不適,但術后出現陰道流血。病人較恐慌,聽同事說有癌癥的可能,更加緊張,感氣促、心慌。2周后,經處理出血停止,但病人恐懼患有不治之癥,又怕不能生育被丈夫拋棄。失眠、煩躁、易激惹,對外界環境興趣降低,但尚能堅持工作和操持家務。3個月后癥狀加重,并出現發作性極端煩躁、坐臥不寧、呼吸急促、胸悶、心悸、出汗、手腳麻木。自覺會發瘋、變傻,有瀕死感,每次發作持續半小時至一小時不等,幾乎每天皆有發作。發作間歇仍有煩躁,擔心再發,但尚能控制自己。
至5月份,癥狀更加嚴重,以無明顯間歇期,整日處于惶恐不安之中,有明顯的自殺企圖,主要是因為“太難受了”,但同時又怕死。不愿去精神病院看,愛人只好請醫師至家中,病人抓住醫師不放,反復敘述自己的病痛。經常無故找愛人吵鬧,將自己的不適歸咎于愛人的不關心、不理解。徹夜不眠,也不讓愛人安睡,對愛人十分苛刻,要求他百依百順,否則就大吵大鬧。怕聽收音機,怕看電視,怕人打擾,但周圍無人又感到十分孤單。看到離婚或喪偶的女性則觸景生情,心中出現“一陣陣絞痛”。整日愁眉苦臉,喋喋不休,叫喊“不得了”。嚴重時撕頭發,捶胸頓足,兩手不住在腹部揉搓,致使上腹部皮膚發紅腫脹,有時甚至在地上打滾。至此,完全喪失工作和操持家務的能力,生活難以自理。
變態心理學案例分析
羅某經常焦躁不安,聽同事說有癌癥的可能,更加緊張,感氣促、心慌,過分擔憂緊張,以為自己會瘋會死,并且失眠、煩躁、易激惹,對外界環境興趣下降,這些都是羅某的心理癥狀。從羅某病癥嚴重時撕頭發,捶胸頓足,兩手不住在腹部揉搓,致使上腹部皮膚發紅腫脹,有時甚至在地上打滾,可以看出羅某活動緊張。又因為羅某有時會發作性極端煩躁、坐臥不寧、呼吸急促、胸悶、心悸、出汗、手腳麻木,由此診斷出其患有交感神經高興癥狀。從羅某的這些情況可將其診斷為驚恐障礙和廣泛焦慮癥,即焦慮癥。
焦慮癥(anxiety)又稱焦慮性神經癥, 是以廣泛性焦慮癥(慢性焦慮癥)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癥)為主要臨床表現, 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干、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癥,其焦慮并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或其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
焦慮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兩種:一是表現出急性的焦慮癥,又稱驚恐障礙,發作時有明顯的植物神經癥狀,心悸、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四肢發麻、出汗、發抖,患者驚恐萬分,似乎死亡迫近,大聲呼救,發作時間1~20分鐘,有時達數小時,可反復發作多次。二是表現出慢性焦慮癥狀,又稱廣泛性焦慮,是焦慮癥的主要類型,患者表現出心理障礙癥狀,對客觀上并不存在的某種威脅、危險和壞結局總感到擔心、不安和害怕,雖認識到這是祀人憂天,但不能控制,頗為苦惱,容易激惹,對聲音過敏,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好?;颊哌€有軀體癥狀,植物神經功能亢進,口干、惡心、脹氣、腹瀉、呼吸加快、心動過速、尿頻、月經不調、陽萎、面色潮紅等。慢性焦慮癥還有運動癥狀,如緊張性頭痛、肌肉緊張或強直、手震顫、睡眠障礙、有惡夢。多數焦慮癥有較好的預后。
變態心理治療方法
(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上主要應用抗焦慮藥,如安定類,對伴有抑郁癥狀者可用抗抑郁藥丙瞇嚓、阿咪替林、多慮抗焦慮藥物是最常用的治療焦慮癥的方法。但是抗焦慮藥物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嗜睡、抑郁。長期服用甚至對某些內臟器官有損害。而且抗焦慮藥物往往有成癮性??菇箲]藥物的最大問題是,一旦患者停止服用,幾乎可以肯定,癥狀會重新出現。當病人是通過服藥來降低焦慮癥狀,他們就會(正確地)把自己癥狀的好轉歸結為藥物的作用,而不是他們自己的改變。于是,當他們停止服藥時,當然會覺得情境是不可控制的,于是會變得焦慮。對于羅某藥物治療不是治本的方法,建議其使用心理療法,通過心理療法從根本上治愈其的焦慮癥。
(二)心理治療
對于焦慮癥我們推薦了一些比較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心理治療方法之解釋法:由于焦慮癥患者多有預期性焦慮,對未來的焦慮發作產生預期恐懼。如果患者能夠主動配合心理醫生,耐心傾聽醫生對疾病性質的解釋,有助于減輕心理負擔,預防焦慮癥的發生。對于羅某,我們可以建議其去看心理醫生。
(2)心理治療方法之放松法:放松法治療是一種教會患者如何進行肌肉和情緒放松的方法。患者羅某可以通過學習和掌握呼吸調節、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來消除雜念。 病人先把注意力集中于軀體的一部分(例如左手),盡量使這部分肌肉放松,直至產生溫熱感。然后轉移注意力到軀體另一部分(例如右手)。如此反復訓練,可使心情平靜,心跳規則,呼吸均勻,這對焦慮狀態性發作者有很好的效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生物反饋治療儀的檢測下,對羅某進行放松訓練。
(3)心理治療方法之沖擊法:讓患者羅某突然處于激發焦慮情緒的實際環境中,來改變病態行為。這種治療每次30-60分鐘,治療次數一般1-4次。
(4)心理治療方法之系統脫敏法:在患者羅某處于全身放松狀態下,使能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在其面前重復出現,比如在她看到離婚或喪偶女性時出現的焦慮,達到不能引起患者焦慮時,增加刺激的強度如法炮制,直至患者焦慮情緒完全消失為止。
(5)心理治療方法之催眠法:催眠法適于廣泛性焦慮癥(一種以經常的、持續的、無明顯對象或固定內容的緊張不安,或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憂或煩惱為特征的焦慮癥)。催眠師運用具有高度暗示性的催眠技術,來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和睡眠。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