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我在微信公號上推送了一篇和分手有關的文章,里面提到了《春光乍泄》的故事,第二天早晨收到讀者留言:“晚睡姐姐,為啥您在歌頌愛情時總是舉同性戀的例子?感覺好別扭。難道沒有正常的愛情可以說了嗎?”
我回想了一下,沒覺得自己總是舉同性戀的例子,我也從不單純歌頌同性戀的愛情,我只是沒有像有些人那樣,故意去避諱而已。在我的眼中,只有愛情,只要是美好的愛情,都值得歌頌,我從未刻意的區分異性戀與同性戀。
其實我能理解這位讀者的想法,我也曾經有過這個階段,很不能接受同性戀。包括以前看過的心理學書,都將同性戀視為一種性心理障礙和行為偏差,需要接受專業治療進行校正。有這種看法的人不在少數,有一次在北京和一位知名電視劇制作人吃飯,他直言不諱說自己根本接受不了同性戀,即使在一個桌子上吃飯都會覺得不舒服。我說你們圈子中這種情況不是很多嗎,他說我知道,所以我做的電視劇都不會找這種人,即使他是個好演員。
那時候,我們都一樣,將同性戀看作是異類,充滿好奇、嫌惡和憐憫,總覺得他們生活在一個非常難以想象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他們什么都與我們不同。
即使我是張國榮的粉絲,很多年前,當有人告訴我他愛的是男人,“張國榮是同性戀”這幾個詞從朋友的口中輕描淡寫地說出來,我卻覺得好似五雷轟頂。我是那種不介意自己的偶像結婚的粉絲,反正他結婚不結婚我都沒有機會,可性向的問題,在那個時代更像是一種污跡,我不希望我喜歡的人沾染上。
但我真的就是從張國榮身上,開始嘗試去了解這另一個世界的愛情。
這并不難做到。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這樣,你喜歡的人,你欣賞和敬重的人,你就會信賴他的判斷力。張國榮是美的、善的、純真的,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那么他喜歡什么人,一定有他的道理。
這些年來,陸陸續續知道了很多他和唐先生的故事,我和他們的朋友一樣,得到了同樣的結論:他們真是一對璧人,“不止是說外貌,還有內心,都是沒架子的人。”
日本的志摩千歲女士說,“唐生其實是很隨和的一個人,既不會對對方特別客氣,也不會讓對方感到拘謹。凡是有他在的地方,總會讓人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是能營造出一種神奇氛圍的男人。”泰戈爾有一句詩:“鞘安于鈍,以護利劍。”正是唐先生的沉穩安靜,不急不躁,以鞘的寬厚,包容了張國榮因為童年缺愛而倔強孤獨的性格,安放了他鋒利燦爛的人生。
這段長達十幾年的相守使張國榮變得成熟,一個曾經悲觀失意的少年,在愛情中逐漸彌補了所有的缺憾。這一路走來,他之所以從一個叫“Bobby”的男孩變成性感的“Leslie”,再變成所有香港人口中的“哥哥”,這不是他一個人能夠創造的奇跡,有很多人都為這顆最亮的星奉獻過光和熱,最為難以忽視的,就是這個姓唐的男人。他和他的愛情安撫了張國榮曾經孤單寂寞的心,讓他在事業的長途上一路奔走而不覺累。他塑造了他,成就了他,直到最后,兩個人再也分不開。
就像那首《我儂詞》:“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到底是這樣的你,塑出那樣的我,還是那樣的你,滲透進這樣的我,早就已經無法分清了。
這才是最值得羨慕的愛情,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愛情最好的模樣,哪里還需要一定去強調性別呢?
如果說真正的與眾不同之處,那可能就是他們愛得比絕大部分人都更忠誠和執著吧。他們對愛的體會從來都沒有因為是兩個男人而變得膚淺。2002年張國榮在香港中文大學講座的時候,他說:“一個未曾真正戀愛過的人,在感情上還是一個小孩,他不會知道愛情會令人何等的刻骨銘心,也不會明白戀愛里的人有時現那種既復雜又矛盾的心情。”這樣的認識,絕對是真正的在愛情中經歷過,才能得到。
很高興從這以后我變得不再那么狹隘。這不是單純對于偶像的愛屋及烏,而是我打開了通向另外一個世界的窗口。
14年前,蔡康永在李敖的逼問下承認自己的同性戀身份,這份勇敢讓他成為娛樂圈的標靶,那些有同樣身份的藝人稱他為“出柜導師”,“娛樂圈的人出柜前都先來問我”,也讓他承受了極大的壓力,變得孤獨。前幾天他在節目錄制現場當場落淚,說出“我們并不是妖怪,可以很好的活在這里”這樣叫人難過的話。
但除去這一點,蔡康永在愛情中是一個幸福的人。他和男友George1994年相戀,第二年去日本旅游遇到大地震,兩人相依為命后被救難隊救出,于是在京都的大雪中約定“我們要永遠在一起”。現在兩個人相戀已經超過20年,比很多男女還要愛得久愛得深。
蔡康永回應那些質疑聲音說:“生活非常麻煩,你我各有辛酸,何苦相互為難?”
是的,就算是同性戀又怎么樣,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他們都是真實存在的人。他們和我們一樣,來到人世,都在盡可能地體會生命的滋味,盡可能地去爭取幸福,只是盡可能,沒有真正的圓滿和真正的成功。如果他們未曾傷害別人,也沒有欺騙別人,有什么資格不讓他們安靜地生活在自己的角落中呢。
前幾天朋友的朋友因為癌癥去世,生前他在性向問題上一直備受猜疑,但他堅持抵住了眾人的非議,堅持不結婚,孤零零的走了,留下一個年邁的母親。
生、老、病、死,這些人生難以回避的命運,得不到、已失去,這些做人至大的煩惱,我們和他們,都在同樣的經歷著,誰都不能幸免。
高曉松發聲力挺蔡康永,“我們的社會已經進化到捍衛貓狗權益,人的愛與自由更應該被大聲訴求,勇敢捍衛!”這才是更文明的態度——愛情各有辛酸,何苦互相為難。包括對姐弟戀,對老少配,對離異,種種愛情形態,都應該給予尊重。我們所追求的,最希望得到的,最希望得到的,不就是幸福嗎?既然已經得到了,又何必問太多問題。那些以為自己的選擇才是唯一正確,并借此去歧視別人的人,其實已經走入了一個更加巨大的偏見中,而不自知。
6月26日上午,美國最高法院以5:4的投票結果裁定,同性婚姻合乎憲法。這一裁決結果意味著同性婚姻在全美50個州全部合法,美國也因此成為全球第21個在全境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世界已經開始為這部分人松動它的冷面,更大的解放還會接踵而來。
可以不祝福,但不要去詆毀。這個世界上有太多我們不明白不了解的情感,就像我們人類目前的探索還無法了解整個宇宙,但誰都不應該去否認宇宙的浩瀚和深邃。
溫馨提示:文章、帖子、評語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