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斯洛認為,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會面對一些不確定的情況。內(nèi)在有安全感的人,他覺得對自己現(xiàn)在和未來的狀況是可以把握的,并且當他面對恐懼和焦慮的時候,他也有信心可以克服。所以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有安全感的人不是已經(jīng)消滅了恐懼,而是他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恐懼,來面對真實的自己。通常他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也是溫暖的、安定的、有力量的。這是我們描述的“內(nèi)在安全感”。也許在外部,他跟我們一樣也經(jīng)歷了很多的挑戰(zhàn)和不確定,但是你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的心也是安穩(wěn)的、有信心的。
0 1
-
胡慎之:“認識很多人”或者“我們被很多人認識”,其實對于我們而言并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是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夠跟我們真正地同頻,或者說能夠去完整地傾聽我們。
-
冬天會周而復始,該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所以我們不必總惦記遺憾,而是要學會期待。
-
好餓啊~果然餓的時候看什么都好吃!
-
所謂目標的神話就是,當你過于執(zhí)著于一個“高大上”的目標時,你甚至會扔掉已經(jīng)到手的踏腳石,因為它看起來不那么像能夠幫助你實現(xiàn)目標。
-
當你和他人之間真正有愛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擴展自己、容納他人的過程。
-
最后一個叫過分地內(nèi)疚,過分地內(nèi)疚就是覺得一切事都是因為我,這事我真的特別地自責,要不是我當年做那個事就不至于怎么樣。尤其是在很多不好的事發(fā)生了以后,人們就特別容易陷入這種過分的自責、悔恨。
-
第三個叫作過分抑郁,就是干什么事都沒精打采,一蹶不振。我們古人經(jīng)常講說一個人得意忘形,得意忘形這個詞其實不是我們現(xiàn)在理解的得意忘形,得意忘形是個挺高級的境界,就是你把這個涵義找到了,外在的形狀其實變得不太重要了,得意忘形是這個意思。但是另外一個更要命的狀態(tài),叫作失意忘形。
-
第二種叫作過分地生氣,就是對他人表示戒備,對他人突然之間就戒備起來。
-
四種常見的糟糕情緒。第一種叫作過分地煩躁,你們可以對照一下自己,自己有沒有過分地煩躁的時候,比如說你回到家看到孩子在那兒玩東西,然后把周圍搞得亂七八糟一鍋粥,然后這時候你心里邊一股莫名的怒火就出來了,會特別地生氣,沖孩子大吼一聲說回房間去或者把那兒收拾干凈。
-
《教練父母》 讓孩子意識到 當你感到孤獨 你需要:被關注,被接納,安全感 你可以: 練習勇敢表達你的需求和感受, 豐富你的精神世界 我們都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