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1902年發表了一篇和精神分析理論有關的論文,其中提到一個概念叫做“強迫性重復”。指的是一個人會不受控制的重復一些曾經的創傷體驗。 童年吃過很多苦,長大后很有可能會下意識的制造出一些同樣的場景,讓自己受到和小時候一樣虐待。這就是所謂的“強迫性重復”。 比如,曾經被當眾羞辱過的孩子,在他長大成人后,會下意識的創造一些類似于曾經被羞辱的場景,然后等待再次被羞辱; 曾經因父親常年在外工作,無法獲得關懷照顧的人,在長大成人后很可能和一個同樣忙碌的男人在一起過日子,再次體驗那種無人照顧,無人關懷的感覺; 小時候玩具總是被他人搶奪,長大以后也希望有人能與自己爭搶某些利益,這些都屬于強迫性重復心理傾向。 神經心理學家認為,自虐者的每一次強迫性重復,都是希望修復自己的內心損傷。 這些曾經熟悉場景一次次重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癡迷。從精神分析角度看,強迫性重復行為與心理的出現同樣具有生物適應性,可能是自虐心理傾向在試圖彌補某些童年階段、原生家庭階段的心理創傷。 #心理創傷修復 #心理療愈
0 1
-
成長就是逐步的接納喜歡和肯定自己的過程,變成一個成熟的人。人不可能完美 ,都是逐步在實踐中修正的。
-
真正的勇氣是愿意面對自己存在的真相,并以開放的心態迎接生活中的挑戰。
-
所有的復雜都源于極度的簡單。人的身心成長,心理和人格的復雜性,都按照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逐步發展。
-
不斷地朝著一個目標前進 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
家庭是一個系統 人和人總是互相影響的 而且根深蒂固,家庭這個系統特別堅固 影響來訪者至深,可以追溯到三代甚至四代,情感和創傷在無形地傳遞。 如果單獨的去看來訪者的癥狀 會覺得有點奇怪,但是放到家庭系統中,對癥狀的理解往往一目了然。內心情感情結和認知行為模式都是在家庭中潛移默化形成的。 家庭這個系統太堅實,有時候去撬動它是不容易的,咨詢師要足夠的穩定和涵容,前期要先建立和來訪者的良好關系,逐漸地幫助她們去看到背后的系統對她們的作用,改變的確有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
-
夢是啟迪,夢給我們展示的是未加修飾的自然真理,夢是無意識心靈的產物,是人的潛意識在努力使整個心靈更趨于和諧合理。
-
心理咨詢是改變人格模式和修復內在創傷,這些都是經年累月形成的,所以咨詢的過程不可能是短時間 一蹴而就的; 在人生的長河中 咨詢師陪著你把內在受傷的自體重新養育一遍,這當然也需要勇氣 耐心和信心,仿佛新生的過程。[愛心]
-
千修以返初心 萬練以達極致
-
內驅力是來自內心的熱愛和接納 對自己的認可,努力也不費力,還能持久的堅持并且享受生活。
-
NPD的身體里住著四個人:真自體 全能自戀;受傷自體 虛弱無力;防衛自體 夸大炫耀;社會化自體 功能基本正常,親密關系共情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