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咨詢師把真實哀怒等負面情緒,以不付諸行動,而是心智化的方式反饋給來訪,來訪才能意識到過往的人際經歷中,自己有很多認知上的盲區,也曾給別人帶來傷害。 只是在那些人際里,沒有獲得積極正向的反饋。 所以在來訪的主觀意識里,自己是個受害者。 那個受害者,是他們假想出來,并非真實的存在。 由于反饋機制過于匱乏,他們就真以為自己不斷被世界傷害。
0 0
-
越是底層出身,越要有一種天為父,地為母,凡有營養、能量、力量的存在,都是親人靠山的心態。 打破常規,不被約束,踏出粘稠陳舊的圈子,一心向著陽光,鏈接后天家人,從黑暗里破土生長,無所畏懼,更不回頭,唯有如此,人生才會有新的面貌。 命運降生你我于泥濘里,一心找光就是最好的出路。 本是螻蟻,自從認了天地為父母,生命從此遼闊。
-
如何成為一個被人信任,讓人愿意敞開的人? 第一,長期以來你的言語、行為和結果都是一致連貫的,沒有感受上的突兀,邏輯上的bug。 第二,你有自足的物質資源或者穩定的技能知識,你靠自己就可以活得很好,人們不會戒備你。 第三,與人們相處之時,更多關注一些趣味趣事趣談,少一些控制算計衡量。
-
愛情是一面最清澈的鏡子,照出我們的影子人格。 我們選擇的愛情對象就是自己內心隱藏的未曾活出的人格,我們通過對方的特性和特質,可以進行自我挖掘,讓自己的影子能夠浮現,進而達到人格的升級,趨近圓滿。 通過愛情深挖自己,是最劇烈也是最有效的成長。 情不為情,為的是清,情路即清理彌彰之路,抵達自我、乃至自性。
-
人格魅力,指你不用具體給予或者付出,人們只要靠近你,你的言語行為,你對人生的思考,你平時的情緒就可以感染人們,讓人們進入更高的認知維度,更舒展從容的狀態,更有希望的未來。
-
有一種溫柔是看清本質,洞悉萬物,認知高維之后的不在意,去力,無為。 有一種溫柔是表面和顏悅色,背后拿小賬本算賬,就等哪天翻身之后,把曾經承接過的情緒發泄出來。 真溫柔是世事洞明收放自如,假溫柔是憋著怨氣就等翻身。學會區分這兩種溫柔。
-
大格局女人不入這三個“低端局” 第一,婆媳局。把婆婆當做客戶,需要的時候好好維護一下,沒必要的時候就隔岸觀火,那個家庭發生什么事,除了老公是你的,其余都與你無關。 第二,小三局。出現這個女人,根本不需要去問和管,只需要冷靜想明白這段婚姻是去是留,把精力節省下來,為自己后面的人生,特別是財務做好打算。 第三,折磨孩子局。如果發現自己有野心和欲望,想自我提升,就發展自己的潛力,別只在孩子身上打雞血,最后親子關系不歡而散,自己費力不討好。 回到本質:關注自己,愛惜自己,提升自己。
-
家庭就像人格顯微鏡。人在外面的關系里,總是會有人格面具的防御。 但在家庭里,一個人的問題會無處可藏,隨著歲月如果沒有突破依賴及時成長,難免就會積重難返。 ???
-
越弱的人越喜歡逞強,撐著一張殼裝人設,自己都行動不了還在維護殼。 越強的人越在乎舒服和靈活,往前走,達成目標最重要,管你們怎么看我。
-
抑郁癥的最大外部成因,源自童年的家暴與情感虐待,毀壞了人格形成關鍵期的“身心邊界”,被注入“我不好”“我不配”的負性信念。 抑郁者的身心邊界是脆弱的,對于外部侵入的反應在麻木混沌與極度敏感之間劇烈擺蕩,自我極易崩塌。 ???
-
當依賴是適當和相對的,那么還能容下不同的聲音。 但當依賴變成絕對的需求,就會變成“你不聽我的,是想讓我死”。 那種要榨干對方也要滿足自己的需求,會變成天經地義,此時換位思考就變成不可能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