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心理咨詢師都建議家長要多傾聽理解孩子,但是我們當家長的,絕大多數都比較重視、比較擅長給孩子提意見和建議。那么,是傾聽理解重要呢?還是意見建議重要呢? 我的觀點是,不必爭論哪個重要,對于孩子遇到的某個問題,家長可以先提供意見建議,如果意見建議有效,能夠解決問題,那就給孩子提供意見建議;如果家長提供了很好的意見建議,但是孩子不聽,或者聽了不做,或者做了效果不好,那么,家長就要改變方法,不要再一味地提供意見建議了,而要嘗試傾聽理解。 當然,傾聽理解,看似簡單,實際上要真正做到非常困難。以下幾點,家長可以試試自己是否能夠做到: 第一,在傾聽之前,家長一定要先平復自己的情緒,不要帶著情緒跟孩子交流; 第二,態度溫和,語氣平和,表情自然、親切,不要不耐煩,更不要不屑; 第三,多聽少說,不要輕易發表評論。 以上三條,是傾聽理解最最基本的要求。只要有一條做不到,就不算是傾聽理解。 如果家長只會提意見建議,做不到傾聽理解,那么親子關系往往會充滿對立和沖突,孩子往往會對抗、逆反、叛逆等。 那么,家長如何學會傾聽理解呢?對于不知道如何傾聽理解的,可以學習。對于已經知道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到的,那就是心態問題了,那就需要通過心理咨詢了。
0 1
-
短暫快樂,唾手可得。持久而深刻的幸福與滿足,則需要經過艱辛且持之以恒的努力。正所謂,彩虹總在風雨后。
-
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心理咨詢師不能主觀,也不能被動。既要積極主動引導來訪者向內探索,又要貼近來訪者并尊重來訪者的選擇和節奏。
-
心理咨詢中,咨詢師的接納和共情,對于來訪者的意義,類似一個空間中的空氣,對于人的意義。
-
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深信不疑的觀念。最好以開放的態度對待自己深信不疑的觀念,時刻保持覺察和質疑。
-
咨詢師是陪伴者,但不是消極被動的陪伴者。一是可以引導來訪者從整體上進行感受,二是可以引導來訪者試著主動改變意象
-
每個人都有非常穩定的內在模式。如果說改變自己的模式難如登山的話,那么,改變別人的模式則難如登天。所以,與其試圖改變別人,不如努力改變自己。
-
人的覺醒需要經歷九大關: 第一關:怨天尤人 第二關:急于求成 第三關:孤立無援 第四關:深度內省 第五關:改變自己 第六關:接納一切 第七關:傾盡全力 第八關:順其自然 第九關:心如止水
-
來訪者在心理咨詢中獲得的“感悟”、“領悟”,可以分享給別人讓別人受到啟發、啟迪嗎?分享沒問題,但要別人受到啟發、啟迪就很難了。就好比一個人旅游回來,想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那種激動、感到、震撼分享給別人時,就會覺得語言蒼白無力。真正的感悟、領悟往往都是難以言表的。
-
雅克·拉康:“愛,就是把自己沒有的東西,給予一個不想要它的人”。
-
一個人心理的成長,在于真正看清人生的真相,而不在于僅僅知道人生的道理。知道人生道理者比比皆是,但看清人生真相者卻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