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上著名的傷痕實驗: 實驗過程: 心理學家們請電影化妝師在每位志愿者左臉頰上精心地涂抹上逼真的鮮血和令人生厭的疤痕。然后用隨身攜帶的小鏡子使每位志愿者都看到自己臉上的疤痕。當志愿者們在心中記下自己可怕的“尊容”后,心理學家收走了鏡子。之后,心理學家告訴每一位志愿者,為了讓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們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實上,心理學家并沒有在疤痕上涂抹任何粉末,而是用濕棉紗把化妝出來的假疤痕和血跡徹底擦干凈了。然而,每一位志愿者卻依然相信,在自己的臉上有一大塊望而生厭的傷疤。 志愿者們被分別帶到了各大醫院的候診室,裝扮成急切等待醫生治療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診室里,人來人往,全都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志愿者們在這里可以充分觀察和感受人們的種種反應。實驗結束后,志愿者們各自向心理學家陳述了感受。 實驗結論: 他們的感受出奇地一致。志愿者A說:“候診室里那個胖女人最討厭,一進門就對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沒看看她自己,那么胖,那么丑!”志愿者B說:“現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來有一個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個沙發上的,沒一會,他就趕緊拍屁股走開了。我臉上不就是有一塊疤嗎?至于像躲避瘟神一樣躲著我嗎?這樣的人,可惡得很!”志愿者C說:“我見到的陌生人中,有兩個年輕女人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她們穿著非常講究,像個有知識、有修養的白領,可是我卻發現,她們倆一直在私下嘲笑我!如果換成兩個小伙子,我一定將他們痛揍一頓!”志愿者們滔滔不絕,義憤填膺地訴說了諸多令自己憤慨的感受。他們普遍認為,眾多的陌生人,對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厭惡、缺乏善意,而且眼睛總是很無禮地盯著自己的傷疤。 這一實驗結果,使得早有準備的心理學家們也吃驚不小:人們關于自身錯誤的、片面的認識,竟然如此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他們對外界的感知。如我們所知,他們的臉上是干干凈凈的,沒有絲毫的疤痕。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他們將“疤痕”牢牢地裝在了心里。正是由于心中的“疤痕”在頻頻作怪,才使得他們自己的言行、對陌生人的感受與以往大為迥異。
0 2
-
有一種底線:真心,不容踐踏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教的。不要無底線對人好,不要作踐自己,去維持任何一段關系。付出,要有度,不要自傷、自毀。人會有一種受恩者惡意,真心過了頭,很多時候,換來的不是感恩,而是活該和輕賤。 不要允許任何人,長期、反復傷害你,愛任何人,都要有一個底線:我雖平凡,但真心不容踐踏。當別人伸手打你,就要有骨氣,絕不允許他進行下一次。不要相信對方能改,現在對你不好的人,未來也不會善待你。 人,要活得有界限,有底線。真心,可貴,不要對誰都隨隨便便付出,任何時候,都不要讓自己淪為,可以任人拿捏,任人踐踏的人。永遠不對自身的傷痕,置若罔聞,真心若錯付不良人,便要颯然轉身愛自己。
-
曾經那么渴望被遮風擋雨的人,最后都學會了獨自一人撐傘。
-
屏蔽力:不關注任何與自己無關的人和事
-
不同情任何人,不高估跟任何人的關系,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反目成仇
-
最好的方法:不搭理 不搭理,是讓自己過得更好的方式,也是一種讓自己能變得越來越強的能力。
-
人窮時,什么都是真的 錢,是看清人性的照妖鏡。人富時,去別人家吃飯,是賞臉,人窮時,就變成了討飯吃,要看人臉色。有人讓你難堪,并不是他情商低,而是他看不起你,有一天,他突然對你好了,也不會是他良心發現了,而是你變強了。 泥濘識馬,落難識人。人窮時,才能看清這世間人性的真相,才能看清身邊的人,是人,還是鬼。人窮時,不要想著去求助,去攀附,你認為他們會拉自己一把,哪知道等來的卻是踩幾腳,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 人越是窮時,越要時時刻刻挺直脊梁,相信所有磨難,皆為渡自己。窮時,只知道怨天尤人,貧窮就會成為身上的烙印,永遠被人瞧不起。你要把那些撲面而來的惡意,當成重塑自己的淬火,當你浴火重生時,世人自會換上一副笑臉。
-
接受、改變、放開,接受不了就改變,改變不了就放開,生活皆是成長,成長便是人生,如果生活不寵你,你更要自己善待自己。要遇見更好的自己,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要知道,世界的美好不是取決于世界,而是取決于你看世界的心。
-
你不需要和所有人都處好關系,甚至你根本不需要搭理大多數人;同時記住:別人對你的態度,取決于你的強弱(強者思維雜談)
-
?“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時刻提醒自己,懶惰是無休止的,世界上也從來就沒有所謂的逃避。今天不想做、不去做的事,總有一天會以另外一種方式還回來。所以,不要讓擺爛跟逃避成為你和自己的和解方式,是時候該去步入正軌了。 要知道,沒有誰可以不付出努力就有收獲的,你基礎不好,你成績不高,那就拼命去學,成功的路上沒有捷徑可走。
-
發人深省的“烏鴉定律”:99%的人不知道,真正拖垮一個人的,不是沒錢,也不是病痛,而是“受害者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