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婚族到底是恐懼什么? 人們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看看身邊的情侶可以發現,很多人雖然交往了很多年,但一到談婚論嫁時,準新人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甚至談起結婚就聞風色變,萌生逃避的念頭。其實,這種心理癥狀是一種心理疾病,心理學家將其稱為“恐婚癥”。 那么,他們到底是在恐懼什么呢?事實上,這并不難理解,因為對于恐婚的人來說,兩個人在戀愛時,會很享受那種甜甜蜜蜜的感覺,而既然戀愛這么偷快,生活自由自在,為什么非要用一紙婚書把兩個人綁在一起呢?婚姻太麻煩也太沉重了,還是一直做戀人比較開心,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合則聚,不合則散。恐婚者“理智”地認為,結婚以后兩個人整天膩在一起,時間久了,就會厭倦彼此,既然結果是這樣,那又何必呢?所以,恐婚者對婚姻的態度一直是敬而遠之,不肯把一生交付在愛侶的身上,他們甚至對那些結婚以后,整天為柴米油鹽、妻兒老小忙碌的人嗤之以鼻。 ?在恐婚者面前,總會有一些關心自己的長輩和家人在耳邊循循誘導地動說:“你也老大不小了,該安定生活了,趕緊找個人結婚生子吧。”可是,恐婚者總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在婚姻的邊緣徘徊不前,他們怕結婚以后,毀了現有的自由和快樂生活,怕自己的未來一片黑暗,整天為了一方小天的累死累活顯然有些得不償失。 但恐婚者最后的結局還是無法避免上演結婚生子的俗套劇情,畢竟漫長的生命之路不可能總是一個人走下去,未來誰也無法預料。也許有一天,恐愛婚者愿意忽略心里的恐懼,忐忑地走進婚姻的殿堂。 然而在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不婚主義者”。雖然一些人算不上事業有成,但工作穩定,生活自律,也沒有不良嗜好,但卻一直徘徊在愛情世界里,遲遲不婚。 事實上,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之所以會有很多人患有“恐婚癥”,往往與社會輿論對婚姻生活的負面報道息息相關。媒體常常會就婚姻家庭生活的種種問題放在大眾面前討論,這也給未婚者以及戀愛階段的人一種暗示:“看結婚后的生活就是這樣的,一團糟”,這種心理暗示讓很多人對婚姻產生了種無形的心理恐懼。過多地考慮婚后未來的生活,讓情人之間在面對“我們結婚吧”這種懷揣美好的詢問時,出現恐懼心理或直接逃避這一話題,甚至一些人選擇寧愿感情破裂,也不愿走進婚姻的“墳墓”。 恐婚的可與老師聊聊,或許有正確擇偶觀就不恐了!
0 1
-
你有沒有發現,在婚姻中你扮演的角色太“完美”了? 你承擔家務、照顧孩子、體諒對方、壓抑情緒,生怕一句話不合適就引起爭吵、生怕自己不夠溫柔就不被珍惜。 你想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好伴侶,于是不斷壓低底線、不敢發脾氣、不敢拒絕對方任何要求。 你把自己掏空,來換取對方的滿意和這段婚姻的安穩。 可是你知道嗎? 你越怕讓對方失望,對方就越失望于你——因為你不再有邊界,不再有原則,不再有吸引力。 你為了維護關系而失去了自己,而婚姻最怕的,恰恰就是一個人徹底沒有了“自我”。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 “一個不能讓他人失望的人,一定在讓自己痛苦。” 你活得再卑微,也不可能換來真正的愛。 你越努力成為別人心中的“好人”,越容易成為對方心里那個“可有可無的人”。 因為他們早已知道,你不會反抗,不會離開,不敢說不。 這不是婚姻,這是犧牲。 你不是在經營感情,而是在消耗自己。
-
人心本赤誠,心寒無非就是真情被欺騙,善良被利用,信任被辜負,好心做了驢肝肺,心軟成了軟柿子。在狗面前,不要以為你善良他就不咬你,在小人面前,別以為你是好人,他就不坑你。 保護好自己,設置自己的底線和結界。 眼不見,耳不聞,心不動,任何人都干擾不了你。 心有山水不造作,靜而不爭遠是非!
-
正念緩解焦慮抑郁情緒 當你意識到焦慮來襲時,不妨學會做一個旁觀者,觀察自己的情緒,但不去深究,不去評判,不對它回應,不和它產生鏈接,不讓它占據你的全部思維。 就像看一場與自己無關的電影,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它,而不被其左右。 如果無法做到不回應,那不妨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保持專注,讓自己沒空去想太多! 或者是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讓大腦轉移注意力,總之不要讓自己去在意焦慮的情緒。 焦慮有時候就像個調皮的小孩子,你越在意他,他越來勁,反而是你不搭理他,不在乎他,他慢慢就走了。
-
凡事向外求,注定不幸,向內求,反而活得越來越透亮!
-
抑郁癥的康復,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場思維的重建。 這個過程雖然不容易,但每一步的堅持,都在幫助你走向康復!??肖老師
-
張小嫻曾說: “后會無期在大多數情況下,其實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人生海海,不是每個人都要跟你從過去走到將來的。 有些人一旦跟你的磁場不再匹配,你就想都不要再去想了。 一味顧念舊情,對方不會認你的好,你自己卻會身心俱疲!
-
精神的貧瘠才是真正的荒年 當心靈長滿雜草,看世界的眼神就蒙了塵,再多的物質堆砌也填不滿靈魂的洼地。 有人住著金玉其外的豪宅,思想卻住在漏雨的草棚; 有人粗茶淡飯,眉宇間自有山河遼闊。 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過,那些從不擦拭心靈窗戶的人,終其一生都在霧里看花。
-
生活就是見招拆招,順其自然。 回頭看看,其實自己已經不知不覺挺過了很多磨難。 天大的事情也不過如此,應保持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狀況。
-
焦慮的本質是對自己的認識! 核心是恐懼! 太執著于確定性! 想得多,做得少! 不接受世界的不確定性! 太想改變一切的不完美!
-
好好愛自己 一個閃著光愛自己的人怎么會不被人愛呢!??肖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