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不惜大費周章地去找最好的學校。即使家里的經濟不寬裕,也硬著頭皮為孩子鋪路,只希望能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有這樣的一個女孩A,雖然她也是大學某專業的高材生,但是她并不覺得自己有比任何人優秀,甚至她還非常懦弱、膽怯、優柔寡斷。而她的妹B,和她有著一樣的學歷,但性格卻與小A有著天壤之別。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的確,真正影響著孩子一生的。往往是一個家庭的氛圍。 01 母親越位 在小A的生命里,母親占據著主導地位。從小到大,她就一直得不到母親的重視和認可。每次回到家里,感受到的只有家人之間的惡語相向。 在大學期間,每次小A打電話回家,永遠是她母親無盡的數落。在外面,她要時刻擔心著母親查崗,在家又是二十四小時被監視。在她母親面前,她永遠是那個需要被照看、需要被監督的小孩,根本沒有自尊可言,這也就造就了她的弱懦、膽怯以及優柔寡斷的個性。 而表妹小B卻生活在迥然不同的家庭里。雖然在表妹的生命里,她的母親也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她和母親的交流卻可以達到無話不說的境地。 在該放手的時候給孩子獨立,在孩子孤立無援的時候敞開懷抱讓她回家。這種沒有干涉孩子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造就了表妹B活潑開朗、事事拔尖的個性特征。 由此可見,母親的越位式教育,往往會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而有時候適時的放手、不越位,反而能夠培養出一個性格獨立,且活潑開朗的孩子。 02 父親缺位 常言道,“父愛如山”。大部分父親對子女的愛都是深沉的。雖然很多時候,我們感受到更多的往往是母愛,但是,假如一個孩子缺少父愛的關懷與陪伴,那么他的性格也會變得異常的孤僻以及自卑。 就拿小A的父親來說,他從來沒有管過自己的女兒,更談不上陪伴。他和女兒就像是形同陌路的兩個人,雖然處在一個家庭里,但彼此卻沒有一點點交集。 在小A的記憶里,父母都是不需要陪孩子玩的,一家三口也不會共同出行的,家里只有夫妻之間無盡的爭吵和指責,除此之外別無生活氣息。 再看看表妹小B,她的家庭氛圍是相對比較和氣的。B的父親是有呵護過她,陪伴過她的,只不過母親的地位會略勝一籌而已。父母的愛對子女來說其實就是一種互補的狀態,肯定會有一方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0 3
-
成長就是逐步的接納喜歡和肯定自己的過程,變成一個成熟的人。人不可能完美 ,都是逐步在實踐中修正的。
-
真正的勇氣是愿意面對自己存在的真相,并以開放的心態迎接生活中的挑戰。
-
所有的復雜都源于極度的簡單。人的身心成長,心理和人格的復雜性,都按照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逐步發展。
-
不斷地朝著一個目標前進 這就是成功的秘訣。
-
家庭是一個系統 人和人總是互相影響的 而且根深蒂固,家庭這個系統特別堅固 影響來訪者至深,可以追溯到三代甚至四代,情感和創傷在無形地傳遞。 如果單獨的去看來訪者的癥狀 會覺得有點奇怪,但是放到家庭系統中,對癥狀的理解往往一目了然。內心情感情結和認知行為模式都是在家庭中潛移默化形成的。 家庭這個系統太堅實,有時候去撬動它是不容易的,咨詢師要足夠的穩定和涵容,前期要先建立和來訪者的良好關系,逐漸地幫助她們去看到背后的系統對她們的作用,改變的確有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
-
夢是啟迪,夢給我們展示的是未加修飾的自然真理,夢是無意識心靈的產物,是人的潛意識在努力使整個心靈更趨于和諧合理。
-
心理咨詢是改變人格模式和修復內在創傷,這些都是經年累月形成的,所以咨詢的過程不可能是短時間 一蹴而就的; 在人生的長河中 咨詢師陪著你把內在受傷的自體重新養育一遍,這當然也需要勇氣 耐心和信心,仿佛新生的過程。[愛心]
-
千修以返初心 萬練以達極致
-
內驅力是來自內心的熱愛和接納 對自己的認可,努力也不費力,還能持久的堅持并且享受生活。
-
NPD的身體里住著四個人:真自體 全能自戀;受傷自體 虛弱無力;防衛自體 夸大炫耀;社會化自體 功能基本正常,親密關系共情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