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人斷親反映了什么呢 為了躲避親友們的催婚催育,不少年輕人選擇獨身到其他地方旅游,或者干脆在工作地的出租屋過年。有的網友認為,這是社會原子化的進程中必然會出現的結果,親戚之間往來走動越來越少,但攀比的風氣比較盛行,對年輕人來說增加社交壓力。 事實上,關于青年“斷親”這個現象早就引起了公眾與學界的關注。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陳友華、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博士研究生宗昊在去年刊發了《“斷親”:概念、問題及思考》的論文,該研究屬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實現積極老齡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機制研究”(17ZDA120)。 上述研究指出,走向現代社會,“斷親”現象多種多樣。若以性別視角去看待 “斷親”現象,可以發現:一是原生家庭有女孩的寄養家庭,在女孩長大婚配后,夫家才被視作女孩自己的家,女孩視原生家庭成員為親戚關系而非家庭成員,親子關系似乎斷絕了。二是男孩長大成家后,一般會分家單獨過,因而也算是“斷親”的一種,這里可以把成婚分家視作成人禮,標志著男性要真正承擔起責任。成婚造成的“斷親”現象不僅有隱性、溫和的一面,還有因為高額彩禮等習俗造成的戲劇化沖突。 若以代際的視角去看待“斷親”現象,首先是縱向的年輕人對于老一輩的“斷親”。此類現象也是現實生活以及媒體報道中最常出現的,年輕一代在成長過程中與親戚互動本就很少,再加上受價值觀、社會保障制度、市場經濟等因素影響,自然對親戚表現出淡漠。 其次是代內的橫向“斷親”。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長者之間的“斷親”,老年人普遍出現“故土難離”“思親如故”,是因為曾經的共同經歷與共同的價值觀使然,但即便是老年人,由于價值觀與社會地位等不同,也很難聊到一起。如果出現一些難以調和的矛盾,甚至出現某個家庭和另外某個親戚所在家庭“老死不相往來”的場面,這是由于長輩之間的“斷親”使然。 另一類是年輕人同輩之間的“斷親”,與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關系的疏遠。例如,形容昔日的大學生“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這雖然是戲言,但實際上意味著接受過高等教育后心境的變化、人生目標的轉移、世界觀的改變等,差異較大的人群之間很難有共同的語言。以此類推,同齡人之間由于生命歷程不同,盡管是親人,但部分年輕人與其他人生軌跡不相同的同齡人之間很少有交集,也很少有共同語言。 研究認為,“斷親”作為時代變遷的產物,除了個體的理性選擇,仍需要挖掘其背后的社會結構以及生
0 3
-
你有沒有發現,在婚姻中你扮演的角色太“完美”了? 你承擔家務、照顧孩子、體諒對方、壓抑情緒,生怕一句話不合適就引起爭吵、生怕自己不夠溫柔就不被珍惜。 你想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好伴侶,于是不斷壓低底線、不敢發脾氣、不敢拒絕對方任何要求。 你把自己掏空,來換取對方的滿意和這段婚姻的安穩。 可是你知道嗎? 你越怕讓對方失望,對方就越失望于你——因為你不再有邊界,不再有原則,不再有吸引力。 你為了維護關系而失去了自己,而婚姻最怕的,恰恰就是一個人徹底沒有了“自我”。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 “一個不能讓他人失望的人,一定在讓自己痛苦。” 你活得再卑微,也不可能換來真正的愛。 你越努力成為別人心中的“好人”,越容易成為對方心里那個“可有可無的人”。 因為他們早已知道,你不會反抗,不會離開,不敢說不。 這不是婚姻,這是犧牲。 你不是在經營感情,而是在消耗自己。
-
人心本赤誠,心寒無非就是真情被欺騙,善良被利用,信任被辜負,好心做了驢肝肺,心軟成了軟柿子。在狗面前,不要以為你善良他就不咬你,在小人面前,別以為你是好人,他就不坑你。 保護好自己,設置自己的底線和結界。 眼不見,耳不聞,心不動,任何人都干擾不了你。 心有山水不造作,靜而不爭遠是非!
-
正念緩解焦慮抑郁情緒 當你意識到焦慮來襲時,不妨學會做一個旁觀者,觀察自己的情緒,但不去深究,不去評判,不對它回應,不和它產生鏈接,不讓它占據你的全部思維。 就像看一場與自己無關的電影,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它,而不被其左右。 如果無法做到不回應,那不妨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保持專注,讓自己沒空去想太多! 或者是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讓大腦轉移注意力,總之不要讓自己去在意焦慮的情緒。 焦慮有時候就像個調皮的小孩子,你越在意他,他越來勁,反而是你不搭理他,不在乎他,他慢慢就走了。
-
凡事向外求,注定不幸,向內求,反而活得越來越透亮!
-
抑郁癥的康復,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場思維的重建。 這個過程雖然不容易,但每一步的堅持,都在幫助你走向康復!??肖老師
-
張小嫻曾說: “后會無期在大多數情況下,其實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人生海海,不是每個人都要跟你從過去走到將來的。 有些人一旦跟你的磁場不再匹配,你就想都不要再去想了。 一味顧念舊情,對方不會認你的好,你自己卻會身心俱疲!
-
精神的貧瘠才是真正的荒年 當心靈長滿雜草,看世界的眼神就蒙了塵,再多的物質堆砌也填不滿靈魂的洼地。 有人住著金玉其外的豪宅,思想卻住在漏雨的草棚; 有人粗茶淡飯,眉宇間自有山河遼闊。 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過,那些從不擦拭心靈窗戶的人,終其一生都在霧里看花。
-
生活就是見招拆招,順其自然。 回頭看看,其實自己已經不知不覺挺過了很多磨難。 天大的事情也不過如此,應保持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狀況。
-
焦慮的本質是對自己的認識! 核心是恐懼! 太執著于確定性! 想得多,做得少! 不接受世界的不確定性! 太想改變一切的不完美!
-
好好愛自己 一個閃著光愛自己的人怎么會不被人愛呢!??肖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