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心深處, 有個無限的愛的泉源。 我現在允許讓這份愛浮出表面 ——它充滿了我的心、我的身體、 我的心智、我的意識、我的存在, 從我身上向四面八方散發出去, 并且加倍地回到我自己。 我越是運用與給出愛, 我越是需要去給予 ——供給是源源不絕的。 運用愛讓我感覺很好。 這是我內在喜悅的表達。 我愛我自己, 因此我充滿愛地照顧我的身體。 我帶著愛以營養的食物與飲料滋養它。 我帶著愛照料它并且裝扮它, 而我的身體也以鮮活的健康與能量, 充滿愛地回應我。 我愛我自己, 因此我給自己一個舒適的家, 一個可以滿足我所有的需求, 并且令人愉快的地方。 我以愛的振動頻率填滿房間, 這樣所有進來的人,包括我自己, 都會感受到這份愛,并且被它滋養。 我愛我自己, 因此我做我真正享受喜愛的工作, 這個工作使用了我的創造天賦與能力, 和我所喜愛并喜愛我的人一起工作, 并且賺取很好的收入。 我愛我自己, 因此我以愛的方式對待所有的人, 不論是行為或是思考 ——因為我知道凡是我所給出的, 將會加倍回到我的自身。 在我的世界里我只會吸引充滿愛的人, 因為他們就是我所是的鏡子。 我愛我自己, 因此我寬恕必且完全地釋放過往的經驗, 我是自由的。 我愛我自己, 因此我全然地活在當下, 經驗每個時刻皆美好, 并且知道我的未來是 光明、喜悅與安全的 ——因為我是宇宙摯愛的孩子, 宇宙充滿著愛地照顧著我, 現在到未來。 心誠所愿。 ——露易絲·海
0 4
-
其實咱們的自尊也不是永遠都“支棱”著的,生活更不可能天天完美無缺,但“自我關懷”這東西特別靠譜——你低谷的時候,它穩穩托著你往前走;狀態好的時候,它還能幫你再往上夠夠。 可能咱們要放下自我批評沒那么快,但每天快結束的時候,不用逼自己做啥大動作,就把那些沉甸甸的包袱輕輕放一放,讓生活回到本來的樣子,再好好跟自己說說話就行。 你看,想調整生活,真的比咱們腦補的簡單太多啦。 我最近有幾個小方法,大家可以試試看:比如每天睡前,給自己幾分鐘,寫下今天覺得還不錯的小事,像“今天認真吃了一頓飯”或者“和朋友聊了會兒天”;壓力大的時候,對自己說一句:“我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慢慢來也沒關系。”遇到挫折時,先問問自己:“如果是朋友遇到這種事,我會怎么安慰TA?” 你們有沒有哪一天,突然覺得“自我關懷”其實挺簡單,或者最近有沒有試過什么讓自己舒服一點的小方法?歡迎分享一下,咱們一起讓生活變得更輕松~
-
當你在做運動時,你會覺得更虛弱,但實際上你在變強。 當你在學習新的東西時,你會覺得自己很笨,但實際上你在變的更聰明。 所以當你在變好時,你一定會變的更脆弱,而這個脆弱的時刻,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時刻。[拳頭]
-
散步偶遇彎彎月牙,路燈把光拉成絲線,裹著夜色,把生活的小美好,說給愿意聽的人聽??
-
讀懂父母的局限,才是自我成長的開始 很多人在成長中都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么父母總不能理解自己?那些曾讓我們委屈落淚的瞬間,真的是他們不愛嗎? 其實,沒有完美的人,父母也活在自己的局限里。他們可能困在未療愈的童年陰影中,受限于時代賦予的認知邊界,甚至因為人生圈子的狹窄,把“做父母”當成了全部人生價值的寄托。 所以當你獨立,他們會因失去“照顧的意義”而失落;當你想掙脫掌控,他們會拼命抓住僅剩的“親近感”。可你要知道,父母從未經歷你當下的社會,自然給不了你期待的理解;你改變不了他們的認知,也從不是你的遺憾,而是現實常態。 我們探索原生家庭的影響,從不是為了把問題歸咎于父母,而是為了看清自己受傷的根源,學會自我修復。那些過往的傷口或許還在,但請相信:曾經讓你痛苦的人和事,早已沒有權力主宰你的人生。 帶著這份清醒前行吧,你終將走出屬于自己的遼闊天地。
-
與自我對話,遇見更有力量的自己 你是否曾在成長的岔路口迷茫,被過往的遺憾、當下的焦慮困住,總在與自己“對抗”?其實,每一次困惑都是內心覺醒的信號,每一次自我拉扯都藏著和解的可能。 作為心理咨詢師,我陪伴過許多人走過這樣的旅程:從“為什么我總不夠好”的自我懷疑,到看見自己的獨特與堅韌;從被情緒裹挾的無力,到學會與過往和解、為當下掌舵。我不會告訴你“應該怎么做”,而是陪你撥開情緒的迷霧,看見內心真實的需求,喚醒那份藏在你身上、卻被忽略的獨立力量。 成長從不是獨自前行,當你準備好與自我溫柔相擁,我在這里,陪你一步步走向更舒展、更有力量的人生。
-
請愛上照顧自己的感覺。 把你的幸福置于一切之上。 這是你的生活, 所以不要擔心“他們”會說什么。 ——S.Mcnutt
-
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 我見過, 有個人在下午睡午覺, 在雨天不出門, 但他不是個懶惰的人。 請在說我胡言亂語之前,想一想, 他是個懶惰的人, 還是他的行為被我們稱為懶惰。 我從未見過愚蠢的孩子。 我見過有個孩子有時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請在說他愚蠢之前,想一想, 他是個愚蠢的孩子, 還是他懂的事情與你不一樣。 我使勁看了又看, 但從未看到廚師。 我看到有個人把食物調配在一起, 打起了火, 看著炒菜的爐子—— 我看到這些,但沒有看到廚師。 告訴我,當你看的時候, 你看到的是廚師,還是有個人, 做的事情被我們稱為烹飪。 我們說有的人懶惰, 另一些人說他們與世無爭。 我們說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說他學習方法有區別。 因此,我得出結論, 如果不把事實和意見混為一談, 我們將不再困惑。 因為你可能無所謂, 我也想說, 這只是我的意見。 《我從未見過懶惰的人》 - 魯思?貝本梅兒
-
更新承諾,停止忙亂 從外部世界抽離一陣子, 臟盤子由它放著,怒氣也隨它 家務活就讓它擱著吧。 是時候后退一步,走進內心,感受沉默,停止喧囂。這是做出改變的唯一方法。 不要害怕走進自己的內心。在絮叨之下埋藏著金礦,安心,沉著,堅定,平靜。 它們的外層需要一層一層地剝去: 首先是羞恥,其次是自卑,最后是恐懼。 當你接近無物時,便知正道已近。 當你到達真我最深刻之處,你便知曉真實與自由。 告別恐懼,你變得更加強大和堅定, 預備好迎接孩子的心靈, 沒有負擔,無拘無束,自由翱翔。
-
分享一首泰戈爾的《觸摸自己》 你靠什么謀生, 我不感興趣。 我只想知道,你渴望什么, 你是否有勇氣追逐心中的渴望。 你面臨怎樣的挑戰、困難, 我不感興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怨聲載道, 還是視它為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你的年齡,我不感興趣。 我只想知道,你是否愿意冒險, 哪怕看起來像傻瓜的危險, 為了愛,為了夢想, 為了生命的奇遇。 什么星球跟你的月亮平行, 我不感興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看到你憂傷的核心; 生命的背叛, 是敞開了你的心, 還是令你變得枯萎、害怕更多的傷痛。 你跟我說的是否真誠, 我不感興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能對自己真誠, 哪怕這樣會讓別人失望。 你跟誰在一起, 我不感興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否能跟自己在一起。 你是否真的喜歡做自己的伴侶, 在任意空虛的時刻里。 你有怎樣的過去, 我不感興趣。 我只想知道, 你是怎樣活在每一個當下。 你有什么成就、地位、家庭背景,我不感興趣。 我只想知道, 當所有的一切都消逝時, 是什么在你的內心,支撐著你。 愿我看到真實的你。 愿你觸摸到真實的自己。
-
當你認為做為一個心理咨詢師, 會沾染上所謂的負面能量, 那就代表了在你的內在有一部分還沒有像真正的生命去打開而已, 生命中的這些能量它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之所以它變成你生命中一種負面的體驗, 那是因為你看待他的方式, 你回應他的方式, 你賦予他的意義是負面的, 事實上這些生命的能量是我們人類普世的人性價值的情感, 它是有人性的價值的, 在我的生命里 這些悲傷破碎難過我也有 所以我懂,這些掙扎我懂,我懂, 當我們能夠打開你的心,像這些人類樸素的情感去打開的時候,它不會帶來傷害,它只能帶來更深的慈悲心,惻隱之心可以成道,當你完全的向生命去敞開的時候,你擁有了整個世界,你活出了完整而綻放的生命 從來沒有所謂的“負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