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半不是你的理想類型的根源】 今天接待一位來訪者,家庭比較和睦幸福,但一直以來感覺另一半不是她喜歡的類型。最近她遇到了一個人,他身上擁有她喜歡的所有的點,這讓她很困惑,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溝通中她說她喜歡的是那種很有能力,有責任心,會心疼女人的男人。通過深挖,她之所以喜歡這樣的人,是因為在她的成長環境中太過辛苦,從來沒有依靠過任何人,也沒人可以靠。所以在看男人的角度,就特別喜歡這種有能力又可以讓他依靠的男人,這就成了她的理想型。 在溝通時我們讓她看到這些點,她就突然間釋懷了。因為她現在有能力不讓自己那么辛苦,和老公孩子彼此慰藉,非常幸福。 所以如果我們遇到另一半不是自己的理想型,會有一些遺憾的話,或是想放棄當下去尋找理想型,說明我們對過去的某段經歷的未被看見。我們需要先去看到他,然后再去權衡的時候,可能會更可觀,避免一步錯步步錯。 其實不止感情,其他方面也一樣,如果你有很深的節,是需要被看見的。有問題歡迎一起探討。 陪伴生命,喜悅成長,感恩??
0 1
-
今天的療愈案例-與身體鏈接 ? ?我們每一個想法身體都跟隨著一種反應,我們天天在頭腦的想法里折騰,從來沒有感受過身體,所以疾病出來也是在叫醒我們該干正事了,該回歸做自己了。 而身體越緊,越不舒服導致情緒越敏感,周圍的關系越緊張。 身體出現問題也好,關系越來越緊張也罷,都說明我們與身體與感受失去了鏈接,導致內心越來越無力,所以解決一切的根源在于回歸與放下,這才是內求的底層邏輯。 陪伴生命,喜悅成長,感恩??
-
弱者輸在自殘,強者贏在自愈 蘇東坡問:“人人都念觀世音菩薩,而菩薩手上也掛著一串念珠,她念誰呢?” 佛印禪師說:“念觀世音菩薩,因為菩薩比我們更清楚,祈求別人,不如自渡”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陪伴生命,喜悅成長,感恩??
-
今天的療愈-重新養育自己 當我們走上回歸內心這條路,就相當于把自己重新養育一遍。0歲,1歲,2歲,3歲。。。 今天教的是哭,和罵人,大聲的哭,放肆的罵。像不像一兩歲的孩子,但是以前是不允許哭,不允許罵人。。。 以前的標準培養了現在這個壓抑,恐懼,內心無力匱乏的你,要不要試試現在這個完全相反的可以活出自在豐盈的自己的機會?不止自己,最重要的是孩子一定在延續父母的模式! 陪伴生命,喜悅成長,感恩??
-
【自我療愈】 當走上自我療愈的路后,你發現外邊真的沒有事,事情都在心里。 今天一個人反饋,早上買油條的一件事,幫她鏈接了小時候被冷落,受欺負的感受,并被這件事激活,所以有負面情緒甚至是爭執的矛盾。當我們看到那個內心的小孩,安撫那個小孩后,你發現你已經解決了類似工作,孩子,愛人等等有讓你被忽略,被冷落的所有的情緒,這樣外邊哪還有什么事呢?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內求和鏈接自己就是求道做減法的事情。如果你每天從來不會靜下來一兩小時與自己身體連接,那么內求就是一句空空的口號,只是自己沒意識到而已! 陪伴生命,喜悅成長,感恩??
-
【看到我們內在的小孩】 今天為人做內在小孩療愈時,當她放肆的哭出來,把所有壓抑的情緒都釋放出來后,再感受她兒子的病,居然沒有那么嚴重了,不然孩子的病壓的她已經不能睡覺,吃不下飯了。 外面的一切都是我們心的投射,或是內心能量的解讀。心態有多糟,解讀外面的情況就有多惡劣。 繼續鏈接自己,解救內在的自己,就拯救了自己外在的世界。 陪伴生命,喜悅成長,感恩??
-
一位跟老師學習幾年身心靈咨詢者案例: 因為成長環境的創傷,用療愈內在小孩的方式,不斷讓內在小孩長大,試圖跟上現在的步伐,問題卻一直反復。 實際是找錯了方向,本來是孩子缺瞬間讓自己有成為大人擔負家庭重任的感受。所以身體上的肩痛,關系上對母親和弟弟的事大包大攬,都源于此。 我們身體上和關系上出現問題,都是提醒我們失去了跟自己的鏈接,有太多未被關注被壓抑的情緒。如果不關注,會用外在更嚴重的事情來叫醒我們! 一起來感受一下自己的內在小孩吧! 陪伴生命,喜悅成長,感恩??
-
【個案問題分享,找到你的影子】 一位抑郁媽媽在8歲孩子身上投射出的相,孩子一直生病,還有被醫生稱之為很難痊愈的抽出癥等等。 深挖發現她幾乎對自己存在了360度的否定和不允許,與自己感受完全失去了鏈接,生命中只剩下否定,對抗,恐懼的聲音。 你是否在批評孩子后感到愧疚,下次依然重復著發脾氣和愧疚的模式? 都是因為對自己的不允許,對自己的否定,這些情緒在小的事情上不解決,外邊會出現更嚴重的事情,只為了叫醒我們,看見自己,鏈接自己,才能做自在的自己,教會孩子自在的能力,不然傳遞給孩子的都是恐懼的匱乏能量!
-
弘一法師:“只要你發現一個人的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不要說一句話,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總有你救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降低你的能量,讓你很長時間無法恢復。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先渡己。”
-
弘一法師:“當你的修為越來越高時,就會開始真正理解周圍的每個人。沒有好壞,沒有對錯,只是他們處在不同的能量頻率當中,顯化出不同的狀態,做出不同的選擇,有了不同的語言和行為。明白了這一點,你就會生出真正的愛和慈悲,就會允許、接納、包容、善待、以及真誠。”
-
2024 ——找到屬于你的桃花源 心中若有桃花源, 何處不是水云間? 成佛無須菩提葉, 梧桐樹下亦參禪。 明月清風誰與共, 敬心咨詢君知音。 陪伴生命,喜悅成長,感恩?? 敬心咨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