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想念,叫避而不見 1.每個人心里都種著一些樹,春、夏、秋、冬,冷暖自知。 2.心里放不過自己,是沒有智慧;心里放不過別人,是沒有慈悲。 3.忙碌是一種幸福,讓我們沒時間體會痛苦;奔波是一種快樂,讓我們真實的感受生活;疲憊是一種享受,讓我們無暇空虛。 4.其實我從來不說“哦”,說“哦”的時候都是故意的,只是想表示我很不開心了而已。 5.我很佩服自己可以若無其事的拿那些慘不忍睹的過去開玩笑。 6.那一年,我們覺得世界很小,如今,各奔東西后才知,也許一別就是一世。 7.專一不是一輩子只喜歡一個人,是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一心一意、不離不棄。 8..許多事都是這樣:你認為值得,那就值得。 9.抱最大希望,盡最大努力,做最壞打算,持最好心態(tài)。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成事實的。太陽總是新的,每天都是美好的日子。 10.寧愿花時間去修煉不完美的自己,也不要浪費時間去期待完美的別人。 11.有一種想念,叫避而不見。 12.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多么曲折,終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3.幸福其實真的很簡單:有人愛; 有事做;有所期待。 14.不管過去有多難,你都可以重新開始。 15.想開了你自然會微笑,看開了肯定會放得下。 16.生活總會在最深的絕望里,遇見最美麗的風景。 17.有時候,同樣的一件事情,我們可以去安慰別人,卻說服不了自己。 18.愛情,要么讓人成熟,要么讓人墮落。 19.不該忘的,忘不掉。該忘的,依舊不能忘。 20.若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叫做 “不猶豫”,后半段叫做 “不后悔”。
0 3
-
法國作家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剛出版時,引發(fā)了很大爭議。 一次,福樓拜和朋友同行,在路上被一個人攔住,對方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批評: “你寫的什么東西,不是荒誕,而是荒謬。” 福樓拜笑笑說:“你說得對,我回去好好閱讀一下,看看哪里荒謬了。” 說完,福樓拜便走開了。 指責他的路人,沒想到一拳打在棉花上,頓時泄了氣。 朋友問福樓拜,為何你不辯解一下? 福樓拜搖頭說: “《包法利夫人》已經(jīng)在那兒了,爭不爭辯都不會改變什么。 若那人對文學有點造詣,還能探討一二。可他一竅不通,只為找茬,何必辯解呢?”
-
20世紀90年代,季羨林先生對未來文化發(fā)展作了預測: 東西方文化發(fā)展,都會遵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規(guī)律,21世紀后,東方文化將再領(lǐng)風騷。 此言一出,輿論大嘩。 有人笑他“河東河西”毫無根據(jù);有人諷刺這預測還不如先生的卦辭。 甚至還有人橫加指責“季羨林就是個老糊涂”。 大家都認為接下來一場論戰(zhàn)不可避免。 可就在這時,季羨林一不商榷,二不反駁,竟高高掛起了免戰(zhàn)牌,申明“不爭論”。 他說:我是不相信真理愈辯愈明的。 季羨林身為國學泰斗,立足古今中外探討文化發(fā)展。 而其他人要么一時興起,要么只見當前,要么來湊熱鬧,所思所慮全然不在一個高度。 如果與之辯論,不僅沒有結(jié)果,反而會讓自己越發(fā)憤怒,徒惹一身不快。 面對這樣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高掛免戰(zhàn)牌,轉(zhuǎn)身瀟灑離開。
-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 我們身邊也沒有全然相同的兩個人。 經(jīng)歷越多就越發(fā)明白:人,并非只有一種活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考量,也有自己的路要走。
-
異性交往,想要關(guān)系長久且穩(wěn)固,需要兩個人用心去經(jīng)營和維系。如若其中一方變了心,就會讓愛情出現(xiàn)裂痕,甚至破裂。真正愛你的人,會認為你無可挑剔,你所有的缺點和不足,都不會放在心上。相反,若是對方不愛你了,就會對你百般挑剔,處處嫌棄你,想要馬上和你分開。
-
請相信,總有一天,溪流可以匯成大海,歲月可以撞碎仰止的巍峨,草芥亦可燃起燎原之火,炙烤璀璨的星。
-
周國平說過:“對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現(xiàn)不同的面貌。”
-
雅斯貝爾斯曾說過:“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
什么是底層?真正的底層,偌大的世界里,沒人能幫你,只有你自己。唯有讀書,是他們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對于那些大山里的女孩來說,讀書,是她們走出大山的唯一稻草。
-
紀錄片《出路》中有個女孩叫馬百娟。她每天要步行幾十公里走到山腳下的小學,學校一共七個人,五個學生。12歲的她,夢想著長大后去北京上大學,然后打工,每個月掙1000元,給家里買面。那時她眼里有光,說話時語氣都帶著希望。因為她堅信讀書能改變命運。可四年后,16歲的她被父親以6塊錢嫁給了自己的表哥,半年后難產(chǎn)而死。
-
電影名《我本是高山》,出自云南華坪女子高中的校訓: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間,藐視卑微的懦夫。